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化提供者正在涌现,给老百姓提供了更多、更便捷的文化服务。某中学高二(10)班的同学以“建设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到以下素材。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素材一:QQ网友们大多有朝气、有理想、有责任感,他们在网上大力开展中国梦主题宣传活动,宣传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素材二:在北京市延庆县旧县镇大柏老村村民马云借助互联网,掌握了基本的养殖技术,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户。
素材三:在2012年的广东省首届网络文化精品评选活动中,30个导向正确、立意新颖、文化味道浓郁、深受网民欢迎的网络文化作品获奖并受到表彰,推动全省网络行业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们健康精神生活的文化精品。
素材四:在浙江,每天晚饭后,由金华市蒋堂镇农民陈纪祥创建的QQ超级群“农民信箱交流群”都会变得热闹起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网友在这里谈天说地,不仅交流农业信息和创业经验,还组织开展支农志愿者活动,尽己所能,帮助他人。
根据以上素材提供的信息,说明培育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能够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2021 年 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提出,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
2021年2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
2021 年 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21 年 4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该法就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保护、城乡融合、扶持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范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在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基础上相继推出上述举措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 年,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 GDP 仍迈上百万亿元新台阶,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占 GDP 的比重达到 54.3%,消费仍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但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中,消费恢复相对缓慢,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 3.9%,对经济增长呈负向拉动。
2021 年 3 月,我国"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建设消费需求旺盛的强大国内市场。在全国各地召开的两会上,多地设定了 2021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目标,提出了许多拉动消费的具体政策与举措,着力让老百姓能消费、愿消费。
联系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着力让老百姓能消费、愿消费"。
从提案到健康福祉
【缘起】
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在义诊的过程中,看到了很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实例。经过调研,他与其他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大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患者医疗保障力度的提案。
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召开重点提案选题协商会,汇集了多份提案的意见,将《关于打赢精准健康脱贫攻坚战的提案》遴选为全国政协重点督办提案。
【调研】
一个月后,全国政协调研组赴湖北、宁夏,开展重点提案督办调研,走访基层医院和患有慢性病的贫困户。如何才能让贫困户既看得起病又看得好病,成为大家讨论的新焦点。
委员1提出:“完善医疗托底保障体系是防止因病致贫的重要举措。”
委员2提出:“如何保证托底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是重中之重。”
【后续】
两个月后,提案的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医疗保障局及国务院扶贫办制定印发了《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大病保险要加大倾斜支付力度,对农村贫困人口降低起付线50%、提高支付比例5个百分点,加大贫困地区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委员们关注的托底医疗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培养、贫困人口慢性病精准救治等问题都被写进了《方案》。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一份提案是如何转变成健康福祉的?
在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官方网站,可以看到“价格查询“和“价格监测“栏目,点击“价格监测”,出现如下信息: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对这些商品进行价格监测。
(2)继续点击,可看到该网站发布的白萝卜价格信息(如图)。推测白萝卜批发价和零售价差异,农贸零售价和超市零售价差异的经济原因。
在中华文化中,色彩不仅意味着客观自然的颜色,也包含着深邃的情感。骤雨初歇,云散风息,抬头望见纤尘不染的天色,是“雨过天青”;黛色是指如黛石的青黑色,松柏“黛色参天二干尺”,远山“遥看黛色知何处”;月白则是带一点微蓝的白色,被认为宁静中带着高洁,颇受文人雅士的喜爱。日前,以“霞光红、迎春黄、天霁蓝、长城灰、瑞雪白”为主色,“天青、梅红、竹绿、冰蓝、吉柿”为间色,“墨、金、银”为辅助色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色彩系统正式发布。据介绍,色彩系统来源于对自然四时、天地五方和二十四节气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将广泛运用于竞赛场馆、电视转播、指示系统、制服设计等领域。
(1)举例说明北京2022年冬奥色彩系统中所包含的中华文化元素。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