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始于上世纪50年代,在特殊历史时期为维护社会秩序、预防和减少犯罪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因法律依据不足、有违程序正当等法治原则引起广泛争议。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废止劳动教养制度,随后,经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正式废止这一制度。这体现了
①我国立法工作的与时俱进
②在我国,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是统一的
③法律制定中的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④中国共产党、国务院和全国人大都享有国家立法权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25年前的阅兵式,一条“小平您好”的横幅定格为共和国历史上珍贵的记忆。打出“小平您好”条幅的当事人,在接受专访时自豪地说:“参加游行影响一生性格。” 这说明了文化
A.能够促进生活实践的发展 | B.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
C.是在实践中传承和发展的 | D.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公益广告也是一盏灯”主要表明
A.文化能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
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
C.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不是潜移默化的 |
D.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真正作为一种产业而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文化产业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① 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 文化力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④ 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2009年10月17日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群文活动隆重开幕,此次艺术节活动秉承“人人参与艺术节,人人享受艺术节”的宗旨,实现各阶层市民和外来建设者在艺术节群文活动中的文化共享。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
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④文化是以艺术节的形式表现的
A.①④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①③④ |
多读书、读好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你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能够创造文明和书写历史,能够引导、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表明
A.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
B.读书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自己科学文化修养 |
C.要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
D.加强自身修养必须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