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是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是监测经济周期变化不可缺少的依据。
材料一:
图:2012年第一季度—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

注:①“100”为“乐观”和“悲观”的临界值。当信心指数大于100时,表明消费者趋于乐观;小于100时,表明消费者趋于悲观。
②2012、201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纯收入增长率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③2012、2013年浙江省城市消费者信心指数: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消费者比月收入低于4000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要高,5000元以上的消费者比较乐观。
材料二:
表:2012—2013年中国GDP增长率、CPI同比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TRSSCG)情况

  时间
项目
12年第1季度
12年第2季度
12年第3季度
12年第4季度
13年第1季度
13年第2季度
13年第2季度
13年第4季度
GDP
8.1
7.6
7.4
7.9
7.7
7.5
7.8
7.7
CPI
3.8
2.9
1.9
2.1
2.4
2.4
2.8
2.9
TRSSCG
14.9
13.9
13.5
14.9
12.9
13.0
13.3
13.5

(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和财政的作用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提高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
(3)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的有关知识,分析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依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中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达到5%以上的规模。
材料一:
中美文化产业发展比较


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的比重
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
美国
43%
超过20%
中国
不足4%
2.5%

材料二:从全球市场范围看,美国影视产品已取得绝对优势地位。为挺进中国庞大的电影消费市场,近年来,美国大片越来越注意植入中国元素,《功夫熊猫2》正是以丰富的中国元素加上一个奋斗励志的主题,看似简单的题材,通过大胆而奇妙的情节想象,有趣、夸张的个性角色造型,巧妙的情节联合,让影片充满无尽的趣味性。据统计《功夫熊猫2》在我国的票房已超过6亿。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
(1)你从材料一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2)并从“文化的作用”角度阐释“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的重要意义。
(3)结合材料二中《功夫熊猫2》取得票房成功的经验,请你为提高我国动漫产业的的竞争力提出一些建议。

材料一:今天随着“江南style”的流行,“韩流”又一次席卷了整个世界。为此,有人认为对待文化多样性,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材料二:上世纪90年代末,韩国提出了“文化立国”战略,重视文化创新,把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支柱加以扶持,从而使得韩国文化焕发无限的活力。从《蓝色生死恋》到《大长今》多股“韩流”席卷全球,“韩流”到哪里韩国品牌和商品就会在哪里“发烧”,在文化产业的带动下,韩国旅游、饮食、电子和汽车都获得了巨大的拉动作用。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2)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探索历程

时间
内容与定位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2007年党的十七大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
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2012年党的十八大
首次提出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途径。

材料二: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归纳出四个方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丰富,但不够简明、不便于群众传播践行。与此同时,各地广泛开展了地方精神的提炼和培育活动,深化了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党的十八大报告24个字的提炼是在总结群众实践、吸取中华文化传统精华、借鉴外域文明的基础上完成的,它把高深的理论变成了老百姓看得懂、记得住、能遵守的价值信条,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
⑴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过程。
⑵结合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性的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设美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首创精神;二要坚持生态优先,突出乡村特色,体现田园风貌;三要坚持因地制宜,在建设上不搞一刀切。
材料二:从1999年11月中国发射“神舟一号”飞船到2011年11月“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中国先后成功突破了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航天测控能力新的跃升。2013年下半年,中国将实现探测器的首次地外天体着陆。
材料三:十八届中央政治局2012年12月31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开放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⑴结合材料一,请你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说明建设美好乡村给我们的启示。(8分)
⑵结合材料二,说明为什么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⑶结合材料三,简述习总书记的讲话是如何体现系统优化的方法的。

分析说明(要求紧扣题意,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正确,层次清楚,表述简练。16分)
材料一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
材料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2年农村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要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稳定、完善和强化农业发展政策,中央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让农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材料三 18岁意味着青春和自立,意味着责任和使命。我们将在经济生活中扮演多种角色:劳动者、经营者、管理者、纳税人……我们将可能是政治生活中的普通选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务员……不管扮演什么角色,我们都要注重主体权利,同时对国家和社会尽责。让负责温暖我们的生活!让尽责铸造我们的未来!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实行农村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说明政府“要让农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需要履行哪些职能。
(3)假如你是选民,你将如何扮演好这个社会角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