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谱法和核磁共振法不仅可用于有机小分子结构的分析,还可用于蛋白质结构的研究 |
B.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比胶体粒子小,因其比表面积大,故可吸附重金属离子,入肺后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 |
C.气化、液化和干馏是煤综合利用的主要方法,这三者中只有干馏是化学变化 |
D.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时会呈现紫玫瑰色,凡含有肽键的化合物均能发生该反应 |
某溶液能溶解Al(OH)3,不能溶解SiO2,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I-、Na+、Cl-、NO3- |
B.Fe3+、Ca2+、CH3COO-、HCO3- |
C.Na+、Mg2+、NO3-、SO42- |
D.Ba2+、K+、Cl-、SO4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的分馏和裂化均属于化学变化 |
B.花生油、豆油、羊油和牛油均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
C.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
D.汽油、柴油通常作为汽车的燃料,是一种清洁的燃料 |
下列对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Cl2是电解质 |
B.在高温条件下,C能置换出SiO2中的Si,说明C的氧化性强于Si |
C.向淀粉碘化钾的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 |
D.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溶液褪色,说明BaCl2溶液有酸性 |
碳纳米管是近年来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为除去碳纳米管中的杂质——碳纳米颗粒(少量碳原子的聚集体),可以将样品溶解于强酸性的K2Cr2O7溶液中充分反应,当溶液由橙色转变为绿色(Cr3+)即可,同时放出一种无毒的气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可以用浓盐酸调节K2Cr2O7溶液的酸性 |
B.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最终得到碳纳米管 |
C.该过程中每氧化2 mol碳纳米颗粒,转移8NA个电子 |
D.若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碳纳米颗粒应作为原电池的正极 |
下列物质或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满足相应条件的是
离子或物质 |
条件 |
|
A |
SO2、O2、NO2 |
通入足量NaOH溶液后,可能没有任何气体剩余 |
B |
Fe3+、SO32-、Cl- |
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
C |
Ba+、HCO3-、Cl-、H+ |
加入氨水产生沉淀 |
D |
Na+、K+、Cl-、SO42- |
c(Na+)+c(K+)=c(SO42-)+ c(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