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上述三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 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三项)
(2)材料二 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 是哪一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你如何评价这个总路线?
达·芬奇(1452—1519)和哥伦布(1451—1506)是同时代的人,在时代精神的影响下,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达·芬奇在论述绘画的宗旨时强调:“一个画家应该描绘两件主要的东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图。”他在绘画中着眼于生活,努力创作真实而生动的艺术形象。一次,他作为助手和老师合作一幅画卷,老师由于跳不出宗教神学观念的束缚,所绘作的部分枯燥无味,毫无生气;而达·芬奇所绘的一个天使,神态自然,栩栩如生,两者成鲜明对比,老师看后自叹不如。
材料二 :“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
——哥伦布
材料三 :以前的世界史,其实主要是地区史,新航路开辟以后,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材料四:2010年5月12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为首相,并授权他组建新一届政府……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是统而不治的君主。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达·芬奇的绘画体现了什么“时代精神”?以此精神为核心,欧洲掀起了一场什么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运动给欧洲带来了什么影响?列举其一幅代表性美术作品。
(2)材料二这句话反映了当时哥伦布航海的直接动机是什么?请依据下图指出哥伦布远航的航线。(回答字母)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
(3)材料四中英国是通过哪一事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开始领先世界的?材料中提到“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是统而不治的君主。”这指的是英国什么样的政体?该政体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一:
材料二:(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请回答:(1)材料一中图片是古代雅典一位重要的政治家,请说出他的名字以及他的改革给雅典带来的影响。
(2)材料二中“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改革”指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次改革给日本带来了什么重大影响?
(3)材料三的图是在哪一事件之后形成的?请用一句话来形容其特点。
(4)综上材料,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感悟课程:
【水壶的故事】一个文弱的孩子守在炉子旁,呆呆地看着炉子上煮水的水壶。水快开了,强大的水汽直往上冒。尽管壶盖紧紧地盖着,可还是颤颤巍巍地动了起来。水汽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先是从盖的边缘往外冒,接着是集中力量把壶盖往上顶。一下、两下……
“詹姆斯,我从来没看到过你这样的孩子。半个小时过去了,你一言不发,一会儿把水壶盖盖上,一会儿又取下,……你不能去看看书,或者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吗?”孩子的妈妈责备他说。
【巨匠的殒落】1819年8月5日的英国伦敦,所有工厂的机器轰鸣声都停止了,人们以这种方式纪念一位开创了人类历史崭新时代的伟人的去世。
【新华网青岛电】2007年12月22日10时5分,我国首列国产化时速30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列车(CRH2—300)竣工。这是我国铁路全面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取得的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国铁路客运装备的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新华网济南电】胶济铁路2008年4月28日凌晨4时41分,T195次北京至青岛四方的列车与5034次烟台至徐州的列车在山东淄博市周村附近相撞,事故死亡人数已上升至70人,416人受伤,其中重伤51人,受伤旅客中有4名外籍旅客。
探究问题:
(1)“水壶的故事”和“巨匠的殒落”与历史上的哪位伟人有关?“开创了人类历史崭新时代”指什么时代?
(2)以上材料与哪一事件有关?它首先在哪个国家哪个行业中发生的?
(3)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的火车机车是什么?它的发明者是谁?
(4)联系胶济铁路火车相撞的特大交通事故,请你设计一条有关文明安全出行的警示语。
(5)有人说:“环境污染也是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重要礼物”这一说法对吗?为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
——马克思
材料二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
(1)材料一中“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分别指的是什么?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上有何相同之处?
(2)材料一中“旧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新社会的政治制度”指的又是什么?
(3)为什么说“1640年的革命是欧洲范围的革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承载着苦难,浓缩着经验,沉淀着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说:l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资本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1911年的“一道闪电”和“黑暗依旧”的含义是什么?(2分)1921年,给中国带来曙光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1分)
(2)材料二的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战,分别取得哪两个著名战役的胜利?(2分)这场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描述的是解放战争中的什么战役?(1分)南京的解放有何重大历史意义?(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