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结合下列两幅图片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雅尔塔会议上的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图二:古巴导弹危机
(1)据图一指出当时的美苏两国之间是何种关系?形成这种关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据图二指出当时的美苏两国是何种关系?这种关系使当时世界形成怎样的政治格局?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南宋和金的对峙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同时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正在经历着世界近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移。第一次转移是15世纪前后西方世界的崛起,由此推动了科学和技术、商业和资本主义、工业和农业革命。第二次转移是发生在19世纪末的美国崛起,其迅速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第三次就是正在发生着的世界的崛起,即“后美国时代”。在产业、金融、社会、文化等其他方面,世界力量的分配正在发生着转移,正在偏离美国的统治地位。这不是一个美国衰落的世界,而是一个其他国家崛起的世界,一个由许多地方和许多人定义的世界。
——美国著名学者法里德·扎卡里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世纪前后西方世界的崛起”受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指出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的主要作用。
(2)请指出材料一中提到的“19世纪末美国崛起”的原因,请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回答。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有90%以上为美国和西方国家所垄断,其中又有70%由跨国公司垄断。在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节目中有60%~80%来自美国,而在美国的电视中,外国节目仅占1%~2%,在全世界跨国流通的100本书中,有85本是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谁是最大受益者?面对这一现象,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具备怎样的正确的态度?
材料三目前的多极化趋势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及雄心。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
(4)材料三告诉我们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材料四北京时间2014年5月4日凌晨消息,在全世界关注乌克兰危机升级的同时,投资者和全球领导人也在考虑当地的不稳定将会如何扰乱世界经济。
材料五中新社联合国3月1日电(记者李洋),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当地时间1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通过其发言人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云南昆明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5)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你认为我国该如何应对。

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跟世界先进文化相得益彰,不同时期的中国人在弘扬中华文化的同时也积极汲取世界先进的文明,争做出彩中国人!实现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诗·卫风·氓》曰:信誓旦旦。
材料二 中国人民长期反抗专制制度的斗争迎来了伟大的胜利,中国历史迈入新纪年。新制度的创建,给逐渐觉醒的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希望,中国历史进程继续朝着“独立、民主、自由”奋进。
——杨宁《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 如下图。

材料四 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的5月4日,是一场发生于中国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以及包括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反帝爱国运动。
——360百科
材料五中共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说说材料一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要求人们应该做到的哪一生活准则。
(2)根据材料二,“伟大的胜利”是哪一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中“给逐渐觉醒的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希望”的含义。
(3)根据材料三,该杂志的发表标志着我国哪一重大思想运动的开始?该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可知,五四精神值得任何时期的青年和学生学习,而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5)综合以上材料,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亚太地区是亚洲地区和太平洋沿岸地区的简称,广义上可以包括整个环太平洋地区。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中外记者问:亚太地区的事务应该由亚太地区的国家商量着办,我们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努力增进两国在亚太地区的对话和合作,携手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结合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历史回眸】
回眸一:强权与合作
(1)图一会议签署的哪一文件是强权政治的表现?图二所示组织的宗旨是什么?中国何时加入此组织的?
回眸二:战争与和平
(2)图三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二战_____;图四、图五两件大事距今______周年。
回眸三:交流与共赢
[中国新闻网](2012年12月26日电)近日,国家商务部发布《2012年商务工作年终述评之三:中美双边贸易额将近5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的报告。报告指出,2012年中美经贸关系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今年的双边贸易额将接近5000亿美元的历史高点。
[中国日报网]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19日预测,2013年中日贸易额将时隔2年再次刷新历史新高。2012年中日贸易额为3336亿美元、同比下降3.3%,自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及去年9月份以来的中日关系紧张是主要原因。
(3)从以上材料的统计数字中,你认识到了什么?
【历史感悟】
(4)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你认为影响亚太地区安全的因素有哪些(举出两例即可,2分)?中国为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应该发挥怎样的积极作用?(提出一点建议,1分)
(5)二十世纪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地位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中国要力争占据有利地位,你认为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

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1)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史实,请你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国家名称
革命爆发的标志
时间
颁布的文献

英国议会的召开
1640年
A

攻占巴士底狱
B
《人权宣言》

C
1775正
D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
(2)从19世纪60年代起,俄国、日本也开始崛起,俄国和日本分别以什么重大事件作为起点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迅速崛起的?
(3)随着西方大国的崛起和扩张,中国被迫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中国近代化起步于哪一历史事件?
(4)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同时也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最初是学习军事器物,后来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请你说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三大历史事件。
(5)联系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日本与中国的近代化同时起步,结果迥异,迅速强大的日本在后来的哪一次战争中打败了清政府?对此你有何感想?

近两年来,南海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2012年4月初,我国渔民在南海海域黄岩岛附近正常作业时,菲律宾军舰却欲抓扣中国渔民,中国国家海洋局迅速派出我国最为先进的310海监船实施保护,随后中国外交部发布严厉外交声明,坚决维护我国南海主权。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一直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永恒主题。识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人物是______(只填字母);明朝中后期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______(只填字母)。
材料二 “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
(2)请写出使鲜卑族“得到了永生”的历史事件。
材料三有人致信荷兰殖民者揆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3)材料三中“余”是谁?他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材料四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4)清朝时,左宗棠率军收复了我国哪一地区从而维护了国家主权?这一地区早在哪一朝代已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材料五 2012年3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昊伯雄时强调,两岸虽然还没有统一,但中国领土和主权没有分裂,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没有改变。
(5)“两岸虽然还没有统一”,但是大陆早已统一,其标志是什么?今天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