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
A.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 |
B.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流动 |
C.保持生态平衡 |
D.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
下列关于生命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
B.标志重捕法解决了活动性不强、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取样方法上的难题 |
C.噬菌体侵染细菌和验证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都用到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
D.基因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的研究过程均用到了假说演绎法 |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种群必然发生了进化 |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
D.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
右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
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
D.该种群中杂合体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体 |
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A.图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下到上 |
B.图中RNA聚合酶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向左 |
C.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
D.该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线粒体提供 |
某二倍体植物细胞的2号染色体上有M基因和R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三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M在该二倍体植物细胞中的数目最多时可有两个 |
B.在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a、b链的分开而分离 |
C.基因M和基因R转录时都以b链为模板合成mRNA |
D.若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T,则对应密码子变为AU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