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芽。然后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
②将上述4组植株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回答下列问题:.
各组植株侧芽的预期生长情况分别为:
甲组生长受抑制;乙组           ;丙组           ;丁组            
(2)比较甲组与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抑制           
(3)比较乙组和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对侧芽生长      (有/没有)影响。
(4)比较丙组和丁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对侧芽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       
(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           ,侧芽发育受到抑制,而顶芽优先生长,这种现象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下面所示,图一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图二表示一株小麦叶片细胞内C3相对含量在一天24小时内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分析:

(1)从图一可知,在a中发生的反应称,参与此反应的特有物质有
(2)能溶解于丙酮中的是存在于a结构的,其中决定叶片绿色的是
(3)从图二可知,从点开始合成有机物,至点有机物合成终止。
(4)AB段C3含量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5)G点C3含量极少,其原因是
(6)G点与F点相比,叶绿体中NADPH含量较(填“高”或“低”)。

甲、乙两个水池中各有一个由5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如下图所示,且这两个水池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均达到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请据图回答:

(1)每个水池生态系统中有条食物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所固定的太阳能。
(2)假如鲫鱼的1/4食物来自绿藻,1/2来自轮虫。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鲫鱼种群增加的能量为200 kJ,那么其中来自绿藻和轮虫的能量分别为kJ和kJ。
(3)为增加甲水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向池中引种了大量浮萍,一段时期后,水面长满了浮萍,水草、绿藻和轮虫相继死亡。水草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轮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
(4)为促进生物量的增加,乙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一段时间后,池中绿藻爆发,其他4种生物陆续死亡,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中缺少

回答有关免疫问题。
(1)抗原的化学成分多为___________。当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该细胞被活化、分化出的__________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
(2)将一只A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背部,10天后因_______________反应而脱落,这是_________细胞所起的作用。
(3)右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_______;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______细胞的作用。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_____________。

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

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激素A是
(2)当体内缺乏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的合成受阻。
(3)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这是由于激素A,B的含量所致。这种生理过程是由共同调节的。
(4)如果激素C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A,B含量的变化趋势是,这是一种反馈调节机制。

一年一度的高考来临时,保健品市场常出现很多脑保健品,有些产品是通过大脑持续补充磷脂酰胆碱,有效合成记忆传递因子——乙酰胆碱(Ach)的。当人大脑里乙酰胆碱浓度增高时,信息传递快,记忆增强,思维敏捷。下图为实验人员研究的乙酰胆碱浓度与反应时间的简图,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点。(轴突中已除去了突触小泡)

(1)下表为在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刺激下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请分析回答:

乙酰胆碱浓度(mmol/mL)
C处感受刺激时间(ms)
D处感受刺激时间(ms)
0.1
5.00
5.56
0.2
5.00
5.48
0.3
5.00
5.31
0.4
5.00
5.24


①C处数据说明了
②D处数据说明了
(2)突触前神经元兴奋传至时,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使后一个神经元
(3)在D处进行电刺激时,在C处能否记录到反应?,为什么?
④所指的结构名称为
(4)利多卡因是一种麻醉剂,能抑制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如果在A处注入利多卡因,CD处能否记录到反应,,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