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人类探索遗传奥秘的几个经典实验,其中表述合理的是( )
| 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
| B.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
| C.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假说 |
| D.许多科学家相继研究,将逆转录和RNA复制纳入细胞生物的中心法则范畴 |
若用32P标记“人类胚胎干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 )
| A.中期是46和46、后期是92和46 |
| B.中期是46和46、后期是92和92 |
| C.中期是46和23、后期是92和23 |
| D.中期是46和23、后期是46和23 |
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含有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2n-1×m个
②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G+C占碱基总数的M%,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的G+C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
③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二次分裂的每个子细胞染色体均有一半有标记
④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标记的占1/2n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个核DNA分子用15N标记,在正常情况下,其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有15N的精子占 ( )
| A.1/16 | B.1/8 | C.1/4 | D.1/2 |
某DNA分子有5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鸟嘌呤300个。该DNA进行连续复制,经测定,最后一次复制消耗了周围环境中3 200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分子共复制了多少次 ( )
| A.3次 | B.4次 | C.5次 | D.6次 |
在一定温度下,DNA双链会解旋成单链,即发生DNA变性。Tm是DNA的双螺旋有一半发生热变性时相应的温度。下图表示DNA分子中的G-C含量与DNA的Tm之间的关系曲线(EDTA对DNA分子具有保护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DNA的Tm值受到G-C含量的影响 |
| B.DNA的Tm值受到离子浓度的影响 |
| C.双链DNA热变性与解旋酶的催化作用有关 |
| D.双链DNA热变性后不改变其中的遗传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