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两个过程,图丙为其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酶1和酶2表示同一种酶 |
B.图乙所示过程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不会发生 |
C.图丙是图甲部分片段的放大 |
D.图丙中b链可能是构成核糖体的成分 |
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 | B.牛奶被饮入胃中 |
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 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
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该现象说明
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 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 |
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 | 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
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1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为5人;男性患者为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A.12% | B.9% | C.6% | D.4.5% |
16世纪末,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金鱼先种的经验时说:“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其中“逐日去其不佳者”和“分数缸饲养”的作用分别是
A.自然选择,地理隔离 | B.人工选择,地理隔离 |
C.自然选择,生殖隔离 | D.人工选择,生殖隔离 |
使用农药来防止棉红铃虫,开始效果很好,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红铃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的变异 |
B.红铃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的选择 |
C.红铃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
D.农药对棉红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