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疾病中有一种虽然数量较少但却颇有特色的阿帕特综合征,症状是尖头,指、趾呈蹼状。研究发现,引起阿帕特综合征的突变基因多存在于精子中,从而影响体内Z受体蛋白的结构。下列关于该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病是一种遗传病 |
B.患病基因突变多发生在有丝分裂 |
C.Z受体蛋白基因突变的概率与性别有一定的关系 |
D.患者Z受体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或空间结构与正常人不同 |
小杨对4种实验材料的研究及观察记录见下表,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材料 |
观察到的结构或现象 |
A |
胚胎干细胞 |
同源染色体联会 |
B |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
质壁分离及复原 |
C |
黑藻叶片 |
叶绿体移动 |
D |
大肠杆菌 |
有核仁 |
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
B.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
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
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
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到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
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 |
结果 |
|
NaCl |
茉莉酸 |
||
① |
+ |
- |
部分细胞质壁分离 |
② |
+ |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
③ |
- |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
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mmol·L-1,茉莉酸浓度为10-3mg·L-1;“-”表示无添加。
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
C.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
D.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
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
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 |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
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 |
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叙述不正确的是
A.噬菌体须在活菌中增殖培养是因其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 |
B.提取组织DNA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 |
C.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壁具有选择透(过)性 |
D.PCR呈指数扩增DNA片段是因为上一轮反应产物可作为下一轮反应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