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下列生物实验的有关问题:
(1)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线粒体呈___________色,而细胞质基质接近___________色。
(2)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探究活动中,某小组同学使用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培养酵母菌,第三天抽样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血球计数板的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为正常进行酵母菌的计数,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3)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___________和目测估计法两种,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___________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
(4)当渗透装置中高于烧杯液面的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不再升高时,漏斗内溶液浓度 (填“大于”、“等于”、“小于”)烧杯内溶液浓度。
下图为绿色植物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图解,其中a一g代表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l)图中①阶段的进行离不开②阶段,这是因为②阶段为其提供了物质 (填名称)。
(2)图中c是 ,其在叶绿体中的去向为 。
(3)图中e在②阶段的 过程中起作用,其来源于 (填字母)的分解。
(4)f被吸收后,不能直接被e作用,须首先与 结合,之后形成某种物质,该物质经过一系列变化后形成 (填名称)。
(5)如果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仍然能够进行,则之后C3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
为探究物质X(无机物)正确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是起抑制作用还是促进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2支试管,按上表编号后进行实验。
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一起放人37℃水浴中保温。
③每隔lmin从试管中取出1滴反应液滴于白瓷板上,随后滴加稀碘液1滴于此滴反应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
④待加碘后颜色呈棕色时,取出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稀碘液1一3滴。观察、比较各试管颜色的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l)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在试管中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 。
(2)若物质X正确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起抑制作用,则第③应从 号试管中取出反应液,待加碘后颜色呈棕色时,取出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稀碘液1一3滴,两支试管的颜色分别是 。
(3)若B试管中淀粉的分解速率比A试管快,则要增加一个C组,C组与B组相比较,不同点是 ,设置C组的目的是 。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本校资源,正确高中生物实验进行了部分重复。请根据相关实验回答问题。
(1)在以下实验操作过程中不需要染色的是 ,需要盐酸的是 (均填序号)。
①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②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③观察线粒体
④观察叶绿体
⑤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⑥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2)为获得较纯细胞膜,在制备时,不选用蛙红细胞的原因是 。
(3)若要探究温度正确酶活性的影响,供选择的材料有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氢、淀粉酶和淀粉,最好选择 进行实验,原因是 。
(4)该组同学将载有三棱镜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利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的临时装片,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这一结果可说明 。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其中的核心步骤是 。
(2)若要将某目的基因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植物细胞,先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粒的 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 中,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 ,具体过程是在 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条件,诱导其经过 产生愈伤组织,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3)在哺乳动物的核移植实验中,通过一定的措施将受体细胞激活,使其进行细胞分裂和发育,当胚胎发育到 阶段时,将胚胎移入受体(代孕)动物体内。
(4)生态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请写出它遵循的基本原理(至少答两项) 。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回答下列有关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的问题:
(1)薄荷油和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相似,因此适合选用 法来提取。用此方法收集到的液体 (填“是”或“不是”)纯的薄荷油,原因是 。
(2)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方法是 法。用这种方法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是:粉碎→干燥→萃取→ → 。
(3)将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 法进行鉴定,下图是某同学对萃取的胡萝卜素样品所做的鉴定实验的结果。
图中实验组是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