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采用“影印培养法”研究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首先将大量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涂布在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1上,待其长出密集的小菌落后,用影印法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2上,随即再影印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3上。经培养后,在平板3上出现了个别抗链霉素的菌落。
②对培养皿2和3进行比较,在平板2上找到与平板3上相对应的抗性菌落,挑取其中一个菌落接种至不含链霉素的培养液4中,经培养后,再涂布在平板5上。
③重复以上各步骤,最后在试管12中获得了较纯的抗性菌落。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获得抗链霉素的大肠杆菌,实验设计思路是: 。
(2)大肠杆菌抗链霉素基因存在于 上,该结构在基因工程中是最常用的载体。
(3)3号、7号、11号培养皿中加入链霉素的作用是 ,3号培养皿中的菌落比1号、2号中的菌落少很多,这说明 。
该实验结论是: ,依据是 。
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及其元素组成如下图所示,已知A、B、C是由a、b、c小分子组成的生物大分子,A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B是细胞内的能物质,C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Y分别是、元素。
(2)两个a的结合方式叫,连接两个a的化学键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3)如果B是动物细胞内的能物质,则B的名称是________。
(4)一分子c是由、、三分子物质构成,其结构简图是。
(5)在化学组成上E与D的不同是。
(12分)重金属离子会导致蛋白质分子变性,为探究铜离子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回答:
(一)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A和B,A试管中加入1% CuSO4溶液和pH6.8缓冲液各1mL,B试管中加入 C各1mL。
②往两支试管各加入1%淀粉溶液1mL。
③往两支试管各加入1%唾液淀粉酶溶液1mL, D。
④取出试管,各加入1%碘溶液3滴,观察颜色变化。
(二)讨论与分析
(1)实验中设置B管的目的是,“实验步骤”中C处应为;D处为。
(2)两支试管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A管色,B管色。
(3)有同学提出由于CuSO4溶液呈蓝色,用上述步骤的检测方法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请你提出另外的一种结果检测方法并预估实验结果。
①检测方法:。
②预估结果:A管;B管。
(11分)
ATP是生物体内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进行性肌萎缩、脑溢血后遗症、心肌疾患、肝炎及各种急救病症的治疗或辅助治疗。
(1)ATP的结构简式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
(2)目前常以葡萄糖为能源物质,利用啤酒酵母进行工业化生产ATP。右图中氧气浓度为时,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相等。有氧呼吸过程中合成ATP最多的阶段是第阶段,呼吸作用中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 形式散失。
(3)进一步研究发现,氧气浓度会影响酵母菌ATP的生成,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表明通气量为时,有利于ATP的合成。
(4)将啤酒酵母固定,可使其成为一个ATP的反应器,只要不断提供葡萄糖、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等,便可不断得到ATP。写出利用AMP合成ATP的反应式:。
(11分)右图表示某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在 [ ]中填数字,在上填文字)
(1)结构③为,在植物细胞中的功能是。
(2)若该图表示成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存在的结构有[ ],而应添加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
(3)若该图表示唾液腺细胞,形成唾液淀粉酶到排出细胞外的过程中所经过的膜结构依次是(用“→”和图中标号表示)。在上述过程中,结构⑥的作用是。
(4)众多细胞器膜和[ ]、[ ]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3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_____上填文字):
(1)可能代表氧气转运方式的是图中[ ];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是图中[ ]。
(2)与图中③所示的运输方式有关的细胞器有。
(3)与细胞表面识别有密切关系的结构是。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看,它是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