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2014年春晚小品《扶不扶》的图片。

(1)面对突然跌倒的老人,我们应不应该扶,请根据所学内容写出你的理论依据。
(2)小品中郝建曾说过:“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请问小品中的“人心”指的是什么?
(3)为了使“人心”不倒,我们应该怎么做?(请从社会和个人两个角度说明)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增强责任意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汉口中山公园对面的马路上,有个小孩模样的卖报人向路人热情地叫卖。大家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小孩”不小,是个“大人”了。他是自强“袖珍男孩”郝兵兵,已经24岁了。可是他的身高只有83厘米,体重11.5公斤。兵兵看起来童心未泯,始终一脸可爱的笑容,接过人家手中的钱时总要说声“谢谢”。他就这样卖报养活自己……
观看上述片断后,阳光中学七年级三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主题班会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
(1)请你为班会设计一个具有说服力的主题。
(2)请你为班会安排一个简单合理的活动步骤。
(3)通过这次班会的召开,谈谈你的收获。

2009年3月26日兵团新闻网报道:张元忠出生不到两岁时,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双腿不能行走。1987年拄着双拐艰难的上完初中后,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张元忠暗下决心,一定要学门手艺,自食其力。他跟一个修鞋师傅当起了学徒,虽然身体不便,但他不怕苦,肯钻研,爱动脑子,很快便掌握了修鞋的手艺。经过十七年的辛勤劳动,张元忠积攒了一些积蓄。2006年他花9万元人民币在团部商业一条街购买了一套40多平米的门面房,又投资1万多元购买了一套皮鞋美容和配钥匙的设备,率先在团场开了一家修鞋店。从此,他告别了风吹雨淋的露天修鞋摊,有了属于自己的修鞋店,张元忠的修鞋店不仅修鞋,而且还开展了皮鞋美容、皮鞋保养、配钥匙、换拉链等相关服务,项目的增加、环境的改善,深受该团职工群众的欢迎。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张元忠的事迹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结合材料分析生活中的强者是如何面对困难的?
(3)结合张元忠的事迹谈一谈你怎样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4)读了张元忠的事迹后,你有何感悟和启发?

情境在线
“我是家政公司派来的阿贵,是来给贝贝做饭的。”
“那你进来吧。”“贝贝出去了吗?”
“谁出去了,我不就站在你面前呀。”
阿贵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也没想到贝贝竟是一个20岁左右的姑娘。
“你这么大了,难道不会自己烧一餐饭吗?”“我为什么要烧饭啊,把你叫来干什么?”
 ……
“饭呢?没饭你要我吃什么?”“饭在哪里都不知道,你以前是怎么吃饭的?”“以前是妈妈盛好了摆在我面前的呀!”“贝贝,你也太不成样了,我妹妹10岁就会做饭了。”“你妹妹在哪?”“在乡下”“乡巴佬!呸!”“你……”
(1)请你评析贝贝的言行。
(2)你认为造成贝贝这样做的原因有哪些?
(3)这启示我们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怎么做?

“我能行”──一个脑瘫青年抗争命运的呐喊。2007感动重庆十大人物,患先天性脑瘫的易巍,10岁开始接触电脑,经过刻苦自学,他通过了全国统考,先后获得了电脑程序员和软件设计师资格,并帮助万州一家企业获得了外贸订单。“妈妈,我能行!”是这个残疾青年平常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这种“我能行”的态度就是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你认为下列有助于自信者成功的心理品质有(  )
①对结果不甚明朗的事情要相信自己,并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使目标逐渐清晰,对完成任务充满希望;面对困难与失败不轻言放弃并轻松地告诉自己,我又找到一个远离失败接近成功的通道。
②看重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计名利,把绞尽脑汁攻克难关后的豁然开朗,视为最大的快乐。
③对待表扬与嘉奖,沾沾自喜,忘乎所以。
④对人对事保持乐观,目标明确,主次分明,不感情用事,不被与任务无关的事情所干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走进历史深处,回应现实关切,倾听未来呼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结合相关史实,从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角度回答资料③中抗日将士们发出上述誓言的理由。
(3)不止于重温,更需砥砺行。请仿照示例,依据课本知识,从不同角度谈谈下列事例带给我们的启示。

事例
启示
一名中学生浏览美国"雅虎"网站时,意外发现网页所展示的中国地图上,用橘黄色标示的中国领土不完整。他当即向"雅虎"网站发出电子邮件,严正指出其错误,并要求该网站立即修正错误。
①自觉维护正义,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