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5日是雷锋逝世52周年的纪念日。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和他崇高的精神品格,在历史发展中始终焕发着光彩。让我们一起走进雷锋,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
雷锋经典语录摘抄: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1)知识链接。(请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与名言、俗语对应的学科知识,将字母编号填写在空格中,每空1分,共3分)
A.生活需要宽容友善
B.做人从知耻开始
C.自信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序号 |
名言、俗语 |
知识链接 |
① |
天生我才必有用 |
|
② |
让人三尺又何妨 |
|
③ |
知耻近乎勇 |
|
(2)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雷锋语录中“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所蕴含的道理。
在治理国家问题上,道德和法律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道德对法律说:“我调整的范围比你广,社会上的大小事情我都管得着,治理国家非我莫属。”
法律反驳道:“我的约束力比你强,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得归我管,在国家的治理中我才最重要。”
(1)请你谈谈法律和道德有什么异同。
(2)法律和道德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这对我国和我们青少年有什么启示?
感悟生命
据《海南日报》报道,28岁的海南省大学毕业生洪志功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身体残疾,生活很不方便。但他凭着坚强的意志,独立生活,通过开办2元理发店、出租图书等自食其力,并写出10多万字自传体小说《痛苦中的微笑》。
(1)洪志功的自强精神表现在哪里?
(2)中学生为什么要培养自强精神?
(3)收集一条有关自强的格言或警句,与洪志功共勉。
人生AB剧
父亲说:“儿子,医生说我活到75岁没问题。”儿子听后大哭。父亲问:“怎么啦?别哭啊!”“我还能活15年呢。”儿子听后哭得更厉害。儿子问:“15年后,谁来养活我?”
(1)“儿子”缺乏的是一种什么品质?
(2)“儿子”的这种思想有什么危害
(3)你想对材料中的“儿子”说些什么?
走近生活﹙17分﹚
下列是一些人的想法:
A.我应该成为人人都羡慕的人。 |
B.我可不能在别人面前出丑。 |
C.如果让别人知道我有所知,有所不知,就会失去自尊。 |
D.我必须避免任何错误。 |
E、我必须高人一等。
F、 我不能回答这个问题,错了怎么办?
(1)请从上述答案中选出自负(﹚自卑﹙﹚﹙3分﹚
(2)请概括出自负自卑的共同点。﹙2分﹚
(3)请分析自负、自卑与自信的关系。﹙6分﹚
(4)培养自信这种心理品质,我们应该怎么做?
材料一:基辛格是驰骋世界的风云人物,中学时因家境困窘,他为自己的前途而感到迷惑,他当时的志向是报考纽约市立大学,学习会计,为将来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奋斗。命运的转机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20岁时他应征入伍,因工作出色而接连被提拔。此时的他渴望得到更广泛的知识,并从此立志成为一名政治家。1947年后考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73年就任国务卿,此时的他步入政治生涯的巅峰,成为活跃在国际大舞台上的人物。如果他仅立志于一名会计,世界政坛将是莫大的损失,也许美国的历史将要改写。
材料二:有关学者对智商、环境、学历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进行了25年的调查。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而短期的目标,只有3%的人有清晰长期的目标。那些有着长期目标的人25年后事业有成。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你认为理想和自强有什么关系?
(2)你有缺点和弱点吗?你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这些不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