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利用了DNA热变性的原理,PCR仪实际上也是一种能自动调控温度的仪器,对PCR过程中“温度的控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酶促反应需要高的温度,是为了确保模板是单链 |
B.延伸的温度必须大于退火复性温度,而小于变性温度 |
C.DNA聚合酶不能热变性,要用耐高温的聚合酶 |
D.DNA解旋酶不能热变性,为了确保模板是单链 |
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 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
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 |
B.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 |
C.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 |
D.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A |
选取健壮饱满的绞股蓝种子进行实验。在六个相同培养皿中,分别添加浓度为0.05、0.1、0.2、0.3、0.4、0.5 mg/L的NAA溶液10 mL,再均匀放置充分吸水处理的绞股蓝种子50粒,2小时后,将各培养皿置于相同的最适条件下培养,定期统计种子的发芽率。据此实验能否得出NAA对种子萌发作用的具体结论
A.能,实验中符合生物实验的基本原则 |
B.能,实验中设计重复实验以控制误差 |
C.否,实验中有未控制的无关变量干扰 |
D.否,实验中没有设计空白实验作对照 |
关于信息传递,你认为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亲子代细胞间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复制来实现的 |
B.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不一定经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完成 |
C.信息传递存在于生物与生物之间,还存在于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
D.人体一个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只能从DNA传到RNA |
现有矮轩不抗病玉米种子,研究人员欲培育高秆抗病玉米。用适宜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代中出现白化苗4株(甲)、矮秆抗病1株(乙)和高秆不抗病1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不抗病和矮秆不抗病四种表现型。选取F1中高秆抗病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筛选出高秆抗病植株(丁)。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出现甲的原因是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
B.丁的培育过程运用了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 |
C.F1中高秆抗病植株产生2种配子 |
D.F1四种表现型的比为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