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为了验证pH对固定化酶活性影响,设计了如表中的方法步骤。下列评价中不合理的是 ( )。
序号 |
项目 |
试管Ⅰ |
试管Ⅱ |
1 |
固定好的淀粉酶 |
1 mL |
1 mL |
2 |
可溶性淀粉液 |
2 mL |
2 mL |
3 |
37 ℃水浴 |
5 mL |
5 mL |
4 |
1 mol/L盐酸 |
1 ml |
/ |
5 |
1 mol/L NaOH |
/ |
1 mL |
6 |
碘液 |
2滴 |
2滴 |
7 |
结果预期 |
均不变蓝 |
A.缺少正常pH的对照组
B.实验结果预期不正确
C.检验实验结果的试剂选择不当
D.实验操作步骤的安排合理
下图是中心法则示意图,各个数字代表不同的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1和过程2都需要解旋 |
B.过程1和过程2所需原料相同 |
C.过程3和过程4不能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内 |
D.过程5的直接模板是mRNA |
RNA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生理活动中与RNA功能无关的是 ( )
A.是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 B.作为蛋白质合成时氨基酸的运载工具 |
C.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 D.催化细胞内某些化学反应 |
HIV、流感病毒属于RNA病毒,具有逆转录酶,如果它决定某性状的一段RNA含碱基A=19%、C=26%、G=32%,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DNA中含有的碱基A占碱基总数的 ( )
A.19% | B.21% | C.23% | D.42% |
如图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的示意图,图丙为图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
A.图甲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内,图乙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质内 |
B.图中催化图甲、乙所示两过程的酶1、酶2和酶3是相同的 |
C.图丙中a链为模板链,b链为转录出的子链 |
D.图丙中含有两种单糖、五种碱基、五种核苷酸 |
下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链的碱基A与②链的碱基T互补配对
B、②是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
A、①链的碱基A与②链的碱基T互补配对
B、②是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
C、如果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聚合酶
D、转录完成后,②需通过2层生物膜才能与核糖体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