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发生争论,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有密切关系。下面关于基因的相关知识中,不可能是争论的原因的是( )。
A.对基因的结构和调控机制等的了解仍相当有限 |
B.所转移的基因有不少是异种生物之间的基因 |
C.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 |
D.DNA重组技术需要有精心设计的“分子工具” |
下列各项中,哪些糖类物质能分别对应:①属于二糖且可用斐林试剂鉴定的糖类;②存在于DNA中而不存在于RNA中的糖类;③存在于植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动物细胞中的糖类()
A.乳糖、核糖、纤维素 |
B.麦芽糖、脱氧核糖、淀粉 |
C.麦芽糖、核糖、淀粉 |
D.葡萄糖、脱氧核糖、糖原 |
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利用葡萄糖 |
B.ATP含有脱氧核糖,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 |
C.淀粉和蔗糖水解的终产物与斐林试剂反应都生成砖红色沉淀 |
D.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特殊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对某些物质出入细胞具有运输作用 |
B.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其化学本质为糖蛋白 |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只对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
D.突触后膜上的蛋白质受体能够识别神经递质,识别后即被降解,不再识别其他神经递质 |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
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可能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
C.鉴定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用现配 |
下表表示人体肌细胞受刺激后,细胞内含钙量和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时间(ms)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180 |
钙含量(mmol/mL) |
0 |
7.8 |
2.2 |
0.5 |
0 |
0 |
0 |
肌肉力量(N) |
0 |
2.0 |
5 |
3.5 |
2.1 |
0.5 |
0 |
表中数据可以说明()
A.细胞内钙浓度越高肌肉收缩力量越大
B.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不断增强
C.钙离子进入肌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肌肉在达到最大收缩力前钙离子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