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4g CH4含nA个C—H共价键 |
B.1 mol Fe与足量稀HNO3反应,转移个2nA个电子 |
C.1L 0.1 mol/L NaHCO3溶液中含有0.1nA个HCO3- |
D.常温常压下,22.4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2nA个O原子 |
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100 mL 0.5 mol/L AlCl3(aq) |
B.200 mL 0.5 mol/L MgCl2(aq) |
C.400 mL 0.7 mol/L BaCl2(aq) |
D.300 mL 1 mol/L NaCl(aq) |
下列关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几点认识中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现象 |
B.根据化合物中含氢数目的多少,把化合物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 |
C.胶体能透过半透膜 |
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其性质和制备受到人们的关注。一定温度下,在2 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2O5(g) 4NO2(g)+O2(g) ΔH>0。反应物和部分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20 s内平均反应速率v(N2O5)="0.1" mol·(L·s)- 1 |
B.10 s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
C.20 s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
D.曲线a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 |
已知:C(s)+O2(g)===CO(g) ΔH=-110.5 kJ·mol-1①
C(s)+O2(g)===CO2(g) ΔH=-393.51 kJ·mol-1②
计算反应C(s)+CO2(g)===2CO(g)的反应热ΔH的值为
A.-283.01 kJ·mol-1 |
B.+172.51 kJ·mol-1 |
C.+283.1 kJ·mol-1 |
D.+504.00 kJ·mol-1 |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C(s)+CO2(g)2CO(g) ΔH>0,达到平衡状态,现进行如下操作:①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②增加反应物C的用量;③缩小反应体系的体积;④减少体系中CO的量。上述措施中一定能使反应的正反应速率显著加快的是
A.①②③④ | B.①③ | C.①②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