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常压下,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中分别盛满X和Y两种气体,打开开关a,使两烧瓶内的气体相通,最后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 气体X |
HI |
NH3 |
H2 |
NO |
| 气体Y |
Cl2 |
HCl |
Cl2 |
O2 |
A.②>③>①>④ B.③>①=④>②
C.③>①>④>② D.④>①>②>③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
| A |
切开金属钠,钠表面的银白色会逐渐褪去 |
Na在空气中会生成Na2O2 |
| B |
铝箔插入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 |
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
| C |
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 D |
将充满NO2的试管倒立在水中,试管内液面约上升至试管容积的2/3处;缓慢通入O2,轻轻晃动试管,至液体基本上充满试管 |
从原料的充分利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方面考虑,该实验对工业生产硝酸有重要启示 |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序号 |
氧化剂 |
还原剂 |
其他反应物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
| ① |
Cl2 |
FeBr2 |
/ |
Cl-![]() |
|
| ② |
KClO3 |
浓盐酸 |
/ |
Cl2 |
|
| ③ |
KMnO4 |
H2O2 |
H2SO4 |
O2 |
Mn2+ |
A.表中①组的反应可能有一种或两种元素被氧化
B.氧化性强弱的比较: KClO3>Fe3+>Cl2>Br2
C.表中②组反应的还原产物是KCl,电子转移数目是6e-
D.表中③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 3H2O2 + 6H+=2Mn2+ + 4O2↑+ 6H2O
下表所示为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 |
A |
B |
C |
D |
E |
| 原子半径/nm |
0.160 |
0.143 |
0.102 |
0.071 |
0.099 |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6、-2 |
-1 |
-1 |
A.A、B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B>A
B.D、E形成的简单离子的还原性E->D-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D<H2C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H2CO4>HEO4
铅蓄电池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N为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 PbO2+SO42-+4H++2e-=PbSO4+2H2O |
| B.放电时,c(H2SO4)不变,两极的质量增加 |
| C.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PbSO4+2e-= Pb+SO42- |
| D.充电时,若N连电源正极,则该极生成PbO2 |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NaHS水解反应:HS-+ H2O ![]() H3O++ S2- |
| B.明矾加入在水中起净化作用的原因:Al3++ 3H2O=Al(OH)3(胶体) + 3H+ |
| C.已知: 2Zn(s)+O2(g)=2ZnO(s);△H=-701.0kJ·mol-1 2Hg(l)+O2(g)=2HgO(s);△H=-181.6kJ·mol-1 则反应Zn(s)+ HgO(s)=ZnO(s)+ Hg(l);△H=-259.7kJ·mol-1 |
|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2HCO3- + Ba2+ + 2OH-= BaCO3↓+ CO32-+ 2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