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Ⅰ所示区域陆地地势平坦,图Ⅱ为图Ⅰ中河流甲、乙两处的年径流量曲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Ⅰ地区:

A.此时降水较多 B.受信风控制 C.沿岸暖流经过 D.地处北半球

图Ⅰ中的河流

A.流量季节变化较小 B.秋冬发生凌汛
C.此时接受湖泊补给 D.西北流向东南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锋面系统与天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关区域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也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04年10月25日在京召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温家宝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工程前线省市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扎实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读图回答15-18题

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线调水线路是从金沙江、岷江将水调到黄河
B.东线方案调水线路全部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
C.南水北调工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矛盾
D.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将会优化我国的资源配置,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需要逐级提升水位,这一做法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用水量大 B.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高
C.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低 D.黄河是“地上河”

南水北调是解决北方用水紧张的举措之一,选择正确答案()

A.北调的原因是北方人口密集、工业耗水量大
B.东线方案是利用京杭运河、从太湖提水北送
C.中线要穿越秦岭中段、跨过黄河到华北
D.三条路线中,西线的工程量最大

南水北调工程全部竣工后,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
①长江下游水量减少,其通航能力会大大降低②基本解决北方的缺水问题
③南方与北方的生态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④彻底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根据“因地制宜”的方针,下列地区与应种植农作物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山东半岛——水稻、花生、橡胶 B.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
C.洞庭湖平原——春小麦、油菜、水稻 D.松嫩平原——春小麦、大豆、甜菜

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
积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达95%以上。据此回答11~13题。
拉鲁湿地位于高寒的青藏高原上,其成因不包括(  )

拉鲁湿地的作用表现在(  )
①是拉萨市氧气的主要补给源之一
②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湿度和温度
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
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消除拉萨市区北部的山洪威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不可取的是(  )

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
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
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
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

2009年2月2日是第13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该主题反映出湿地对人类具有的重要意义是(  )
①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
②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
③为人类提供水源
④防风固沙、涵养水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