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在同治年间的中国沿海城市,如果你爱一个年轻人,就让他去学洋务;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学洋务。1867年,因父亲突然去世而陷入家庭困境的严复跨进福州船政学堂。后又被作为海军军官学生派遣出洋,曾入英国格林尼茨海军大学学习。回国后,担任北洋水师学堂总负责人。因不是科举正途出身,始终无法施展抱负。
为了改变这一尴尬的现状,从1885年至1893年,已任北洋水师学堂校长并官居从四品的严复,四次返乡参加乡试,四次落第。1894年的战争,严复体验了海军倾覆和割地赔款的耻辱,写下了《论世变之亟》,并开始翻译《进化论与伦理学》,进而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被时人誉为“西学圣人”。
——摘编自赵柏田《帝国的迷津》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如果你爱一个年轻人,就让他去学洋务;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学洋务”。
(2)据材料说明严复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一战后到二战后英美关系的发展趋势是
| A.由相互争夺世界霸权到英国追随美国 |
| B.由互不干涉到积极争夺世界霸权 |
| C.由相互争夺世界霸权到美英共同反共 |
| D.由互不干涉到共同掌握世界霸权 |
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影响中,相似点有
①出现社会主义国家②形成了欧洲主宰世界的格局③战后分割了德国领土④在美国资本扶植下恢复经济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919年英、美、法、意、日在巴黎和会上都
| A.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 |
| 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
| C.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 |
| D.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 |
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的政策转而与法、俄结盟的最重要原因是
| A.军事力量明显削弱 | B.三国同盟已经形成 |
| C.霸主地位业已丧失 | D.英德矛盾急剧上升 |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对欧洲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欧洲一些国家经济得到恢复 |
| B.欧洲资本主义秩序得以稳定 |
| C.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加强 |
| D.美苏对欧洲的争夺更趋激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