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秋月
北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①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注释]①红尘:泛指人间。
7.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诗的一、二两句中              两词典型地表现了秋月的特征。
诗的最后一句的悠悠“白云”和“红叶”,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①赖, 溪头卧剥莲蓬。
【注】亡:此处读作“wú”。
“最喜小儿亡赖”一句中“亡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
B.词的上片描写江南山村的景色,下片描写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这首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
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古诗赏析
阅读古诗《己亥杂诗》,完成下列各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题目。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
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答: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使至塞上王维【乙】 从军行王昌龄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下面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用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甲】诗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天的上空,蕴涵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
C.【乙】诗“黄沙”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短短七个字,高度概括了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艰难。
D.两首诗均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赛诗之名作。

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①这幅图画具有美。
②美的具体表现: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本词的作者是(朝代)代著名的文学家(人名)。
请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绘“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所展现的画面。
谈谈本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