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工业基地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内江的交通地位 内江是川东南乃至西南各省交通的重要交汇点,是四川省仅次于成都的第二大交通枢纽。交通四通八达,铁路有成渝、内昆,铁路纵贯南北构成“丁”字形;公路有成渝、内宜、内遂、隆纳四三条高速公路在内江汇合成“十”字形。正在建设中的成渝高速铁路也在内江建站。内河航运以沱江为主,沱江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境内,直通长江。
(1)图示工业基地中,可与成渝经济区通过长江航运联系的甲是 工业基地。
(2)据图中信息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内最主要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单选)
| A.制糖工业、造船工业 | B.纺织工业、化学工业 |
| C.钢铁工业、机械工业 | D.食品工业、森林工业 |
(3)我国高技术工业发展迅速。甲、乙、丙、丁工业基地中,嫦娥三号探月器的主要研制中心和飞行控制中心,分布在我国高技术工业实力雄厚的 工业基地。
(4)根据材料及图分析,内江在成渝经济区中的特殊交通地位: 。
读下面四幅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图,回答问题:
(1)四幅图中,全年降水稀少的是______地。
(2)图示的四地中,气温的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___地,最小的是_________地。
(3)以上四种气候类型中,一年中有明显的旱雨两季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地,属于_________气候类型,这种气候类型以只在_________(大洲)分布。
(4)甲气候类型以______海沿岸分布最广。
(5)四种气候类型中在中国有分布的是_______(填代号)。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旅游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广州的小明同学春节期间外出旅游,体验“美丽中国之旅”。
(1)春节期间,广州已是繁花似锦,春意盎然。但小明到达北京后,发现这里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说明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这一特点的形成主要是因素造成的。
(2)甲、乙两地区的分界线是(山脉)、(河流)一线。
(3)到达北京后,小明参观了人民大会堂,领略了北京作为我国(城市职能)中心的风采;到达哈尔滨后,小明到松花江上体验了溜冰的乐趣。松花江冬季河水结冰的主要原因是1月均温在℃以下。
(4)酒泉是我国著名的卫星发射中心,它位于省。载人航天工业属于产业。
(5)乌鲁木齐是(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的行政中心,该地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6)到达拉萨后,小明参观了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品尝了当地特有的酒。
(7)小明在旅游途中拍摄了下列景观照片,属于北京的是(填字母)。
全球环境是相互影响、密切联系的整体。根据下图信息,回答问题。
(1)发达国家最多的大洲是 ( )
| A.亚洲 | B.非洲 | C.欧洲 | D.南美洲 |
(2)发达国家对木材的大量需求,加剧了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砍伐。请你解释一下原因:。
(3)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减少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影响全球气候,许多沿海地区出现了如漫画甲所示的环境问题。这种环境问题是。
(4)气候的变化加剧了乙大洲的干旱和土地荒漠化。乙是洲。
(5)很多大洲的农民为增加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除草剂和杀虫剂,它们含有的有害物质散布到全球,南极洲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这些有害物质。图中丙所列的动物中,南极洲的代表性动物是(填写字母)。
(6)能够为应对全球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的国际组织是。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月,B地降水最多出现在月。
(2)就南、北半球而言,A地在半球,B地在半球。
(3)A、B两地的气候资料与北京市气候特点相符的是地。从A、B两地的降水月份分配看,雨季相对集中的是地。
(4)写出A、B两地的气候特点:
A:;B:。
(5)A、B两地气候特征的不同点是。
读“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
根据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 亚洲[来 |
欧洲 |
非洲 |
|
| 人口数(亿)2001年 |
37.20 |
7.27 |
8.18 |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1.4 |
-0.1 |
2.4 |
(1)亚、非、欧三大洲中,人口密度较大,而且分布较为均匀的是洲。
(2)亚洲的部和部人口稠密。非洲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人口密度较(大、小),其主要原因是而亚洲北部的C地人口少的原因则是。
(3)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表明欧洲的总人口出现(增多、减少)的趋势。
(4)从图中可知,世界人口分布。能否用迁移的方法使世界人口分布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