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上经常要使用下列各种"表",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并利用下表,能够计算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是(  )

A.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表 B. 元素周期表
C.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表 D. 物质的密度表

化学变化的结果是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把反应物看成是"旧物质",下面对"新物质"和"旧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新物质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
B. 新物质不会再变成其它物质
C. 新物质和旧物质的性质及用途不可能完全相同
D. 新物质的元素组成与旧物质的元素组成肯定不同

下列对于物质变化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我们观察到的物质的宏观变化,本质上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与变化的结果
B. 外界条件是导致物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C. 物质发生变化时,微粒之间一定发生了相互作用,而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微粒之间没有发生相互作用
D. 凡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在自然科学领域,对于"物质"概念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不灭理论说明物质不会转化
B. 物质用肉眼都能看的见,但构成物质的微粒,用肉眼都是看不见的
C. 物质是可变的,但物体在静止状态下,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D. 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按一定规律构成的

一定质量的镁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成 M g O 的质量: m 2 g
B. 参加反应的 M g 的质量: m 1 g
C. 参加反应的 O 2 的质量: m 2 m 1 g
D. 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比 = m 1 ( m 2 - m 1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