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 图中甲场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光合作用的          阶段,物质a可能是         ,物质c转变为(CH2O)需经历                两个过程。
2. 图示反应中,当突然停止光照,以下物质含量可能会突然减少的是
A.物质a
B.物质b
C.三碳化合物
D.五碳化合物
E.ADP+Pi
F.(CH2O)
图是探究光照强度对某水草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图,将该装置置于不同光强下得到下表实验数据,其中每格对应气体变化量是10μmol。

光强
(μmol.m-2.s-1)
右侧刻度变化
(格/h)
0
2
50
6
100
12
150
18
200
18

 
3. 装置中水草的呼吸速率是          μmolO2.h-1,分析表中数据,在光强50μmol.m-2.s-1,装置中水草每小时产生的氧气量是      
A. 20μmol
B. 60μmol
C. 80μmol
D. 120μmol
4. 从表中数据分析,该装置中的水草达到光合作用饱和时,可能对应的光强是         
A. 100μmol.m-2.s-1
B. 150μmol.m-2.s-1
C. 200μmol.m-2.s-1
D. 无法精确确定
5. 为了实验数据更为精确,在实验实施中应如何设置对照组来校正物理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提高单位面积粮食的产量、质量自然就成了人们解决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
(1)为了提高农作物的单产量,得到抗倒伏(矮杆)、抗锈病等优良性状,科学家往往采取多种育种方法来培育符合要求的新品种,报据以下提供的材料,设计最佳育种方案,尽快得到所需品种。
生物材料:
A.小麦的高秆(显性)抗锈病(显性)纯种
B.小麦的矮杆(隐性)不抗锈病(隐性)纯种
C.小麦的高秆(显性)不抗锈病(隐性)纯种
非生物材料:自选
①设计的合理的育种方案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②所选择的生物材料:____。(填写字母)
③该育种方案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希望得到的是能应用于生产的____的具有抗倒伏、抗锈病等优良性状的品种。
⑤预期产生这种结果(所需性状类型)的概率:____。
(2)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的育种方法已经出现并投入应用,如:①用普通小麦和黑麦培育成八倍体小黑麦的方法是________,常用的化学药剂是________;②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其育种原理是________。
(3)目前通过卫星搭载种子育成了太空椒,那么利用这种方法是否一定能获得人们所期望的理想性状?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CO2含量和光照强度对菜豆幼苗光合作用的综合影响如图一所示(图中CO2补偿点是指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过程中放出的CO2量时的外界CO2浓度)。

为了验证CO2补偿点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及装置(如图二)和可调光强度的白炽灯、暗培养箱,完成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并依据预期的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结论。(实验过程中温度等条件适宜,光照强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物理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以及无氧呼吸忽略不计。假定菜豆光合作用产物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均为糖类)
(1)实验步骤和预测结果:
①将图二装置放在暗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预测液滴向左移动。记录下单位时间左移的距离(mm·h)。
②将该实验装置放在__lx的光照下(一段时间)。
预测:液滴移动变慢至停止。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液滴逐渐向右移动,记录下单位时间右移的距离(mm·h)为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对上述预测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①菜豆幼苗在暗培养箱中,________,而放出的CO2溶于缓冲液中,造成密闭玻璃钟罩的________,导致液滴向左移动。
②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密闭钟罩内气压不变,最后导致液滴停止移动。
③、④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论:光照强度越大,CO2补偿点越__。

某生态学家分别对一片玉米田、一片荒地和一个湖泊在单位时间内的光合作用效率进行测定,测出的数据如下表。(单位:kJ)


玉米田
荒地
湖泊
入射太阳能
2043.0
471.0
118872.0
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
25.3
4.95
111.3
生产者的呼吸量
7.7
0.88
23.4

请根据表中数据,对这三个生态系统进行比较。
(1)太阳能的利用率最高的生态系统是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欲绘制该荒地的能量金字塔,他要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____的能量数值按____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即可。
(3)根据下图表示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四个种群和分解者的能量相对值,来绘制由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形成的食物网简图。

(4)根据第(3)小题的信息,在下图中用箭头和文字补充完成能量流经丙种群的情况。

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可以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转人生长激素基因牛可通过分泌的乳汁来生产人生长激素,在基因表达载体中,人生长激素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
(2)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来制备单克隆抗体,Ⅱ最可能是细胞,Ⅲ代表的细胞具有
的特点。
(3)将携带外源基因的DNA导入动物受精卵细胞中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方法。
(4)在抗虫棉的培育过程中,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后,是否能够正常转录,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技术来确定。导入目的基因的植物细胞一般需要通过________的方法,才能获得新性状的植株。
(5)通过基因工程,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许多具有全新性状的农作物,但也有人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试阐述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至少答出两点)

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乙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变化曲线。请你回答:

(1)图甲中各种组成成分,通过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图甲中代表生产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字母依次是
(2)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前者自我调节能力较。主要原因是
(3)若图甲中捕食者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则捕食者感受这种气味的细胞中发生的信息变化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________ ____
(4)根据图乙,请你在丙图中完成植食性昆虫在t0-t2时间段的数量变化曲线图。
(5)若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1000KJ,则该生态系统中D最多可得到能量KJ。
(6)草原具有防风固沙的功能,这体现了草原具有一定的价值。根据环境容纳量的概念,请你对草原的放牧提出合理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