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家沃泰默、斯塔林和贝里斯等对促胰液素的发现有突出的贡献,后来科学家又发现哺乳动物体内的胰腺中有腺泡组织(其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和胰岛组织。请根据下面实验回答问题。

假设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假设一:胰液的分泌只由神经调节引起。
A.电刺激支配胰腺的神经
少量胰液分泌
B.把适量稀盐酸从小鼠小肠的上端注入其小肠腔内
大量分泌胰液
C.直接将稀盐酸注入小鼠的胰腺静脉血液中
不会分泌胰液
D.切断所有支配胰腺的神经,把与B组等量的稀盐酸从小鼠小肠的上端注入其小肠腔内
大量分泌胰液
假设二:胰液的分泌可能由某些化学物质引起。
A.刮取甲小鼠的小肠粘膜并用稀盐酸浸泡,磨碎后将提取液注入乙小鼠的胰腺静脉血液中
大量分泌胰液
B.对照实验:刮取丙小鼠___________,注入丁小鼠的胰腺静脉血液中。
___________

(1)假设一的B组实验中,效应器是___________。假设一的实验结果说明:胰液的分泌不只是由神经调节引起的,还可能与__________ 有关。
(2)请补充完整表中假设二的对照实验及能够证实假设二成立的实验现象。
(3)胰岛素由___________细胞分泌。当人们知道胰腺内的胰岛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后,试图从磨碎的小鼠胰腺组织中直接提取胰岛素,但均未成功,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课标II卷.31)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
(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海南卷.28)回答下列关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问题:
(1)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作用。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这种作用所具有的价值属于__(填“间接”或“潜在”)价值。
(2)某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如图所示。图中A是一种气体,B、C、D、E和F表示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碳流动的方向。

图中A表示___,生物成分E表示____。生物成分F表示____,__表示初级消费者。

(上海卷.综合题一)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
对某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调查后共发现54科390种鸟类。其中北坡有31科115种,南坡有54科326种。
(1)造成该保护区南坡物种远比北坡丰富度高的可能因素是______(多选)。
A.面积 B.气候 C.水文 D.地貌
(2)图1显示了该保护区内古北界等三大类鸟的垂直分布格局,由图可知,物种丰富度最大出现在海拔______。
A.1.6~2.5 km B.2.5~3.1km C.3.1~4.0 km D.4.0~4.8 km

研究显示,保护区内地雀味的形态与ALX1基因高度相关。图2显示MG、CE、DP、DW四种地雀ALX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多样性。
(3)测定该基因序列可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_证据。据图推测,MG与其他物种的亲缘性由近及远的顺序是___________。
A.DP、CE、DW B.CE、DW、DP C.CE、DP、DW D.DP、DW、CE
图3显示ALX1基因型(BB、BP和PP)与FM地雀喙形态的关系。

(4)在该保护区内共发现具有钝喙、尖喙和中间型FM地雀的数量分别为260只、180只和360只,则P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

(重庆卷.9)欧洲兔曾被无意携入澳洲大草原,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据题9图回答下列问题:

(1)0(起始年)→a年,欧洲兔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λ)增长。若起始年种群数量为24只,则a年种群数量Na=____;若不加以防治,将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锐减。
(2)a年引入狐狸防治兔灾。据a→b年欧洲兔和袋鼠数量的变化推测:狐狸和袋鼠的种间关系为____。
(3)c年控制狐狸数量,并引入仅对欧洲兔致死的黏液瘤病毒后,草原生态系统逐渐恢复稳定。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方式是______。
(4)d年后,欧洲兔种群数量回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课标II卷.31)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
(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