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
(2)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会发生性状分离,其基因型为 。
(3)现有2包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性状(三角形果实和卵圆形果实)的荠菜种子可供选用。实验步骤:
①用2包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1种子;
② ;
③F2种子长成植株后,按果实形状的表现型统计植株的比例。
结果预测:
Ⅰ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Ⅱ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基因工程打破了物种之间交流的界限,为花卉育种提供了新的技术保障。下图为花卉育种的过程(字母代表相应的物质或结构,数字代表过程或方法)。
(1)下图A为4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图B为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及其具有的限制酶切点。若需利用酶切法获得目的基因,且只选择一种限制酶,则最好应选择的酶是。
(2)②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检测转基因生物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需要采用________技术。
(3)培育转基因花卉主要运用了转基因技术和技术。③、④过程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
黄瓜植株的性别类型多样,研究发现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F、f与M、m控制着黄瓜植株的性别,M基因控制单性花的产生,当M、F基因同时存在时,黄瓜为雌株;有M无F基因时黄瓜为雄株;mm个体为两性植株。
(1)雌株个体在做杂交亲本时无需,可极大简化杂交育种的操作程序。
(2)研究发现,雌花在发育初期为两性花,后来由于基因的调控导致雄蕊败育。从细胞生命历程的角度来看,雄蕊败育的过程属于。
(3)育种学家选择两个亲本杂交,得到的后代全为雄株,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这些雄株与MmFf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4)研究发现,基因型为mm的植株存在表型模拟现象,即低温条件下mm植株也有可能表现为雌株。现有一雌株个体,请设计实验探究它是否为表型模拟。
①将此植株与杂交,得到种子,在正常条件下种植。
②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如果,则说明被测植株为表型模拟;
如果,则说明被测植株为正常雌株,不是表型模拟。
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对比研究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
(1)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能否都用样方法?_______理由是__ _______。
(2)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________的比例增加,通过_________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
(3)山绿豆耐阴性好,营养丰 富,可作为饲料,选它跟荔枝搭配种植,可提高生物群落对_________的利用率。无论哪种种植模式,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_________。
(4)复合种植园中,腐生性昆虫属于________。 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_______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荧光素酶是自然界中能够产生生物荧光的酶的统称。在有氧气和 ATP 的条件下,荧光素酶能催化荧光素的氧化而发出荧光。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材料:荧光素甲溶液,荧光素乙溶液,荧光素酶 A 溶液,荧光素酶 B 溶液,ATP溶液。
(1)现欲探究不同的荧光素酶是否都能催化不同的荧光素氧化。请完善 实验思路。
实验步骤:
① 取 4 支试管,编号 1、2、3、4;
② 1、2 号试管加入适量荧光素甲溶液,3、4 号试管加入等量荧光素乙溶液;
③号试管加入适量荧光素酶 A 溶液,号试管加入等量荧光素酶 B 溶液;
④
⑤ 在暗处观察各试管是否发出荧光。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若实验结果为,支持“不同的荧光素酶都能催化不同的荧光素氧化”。否则,不支持“不同的荧光素酶都能催化不同的荧光素氧化”。
(2)在有一定量的某种荧光素-荧光素酶混合液的测试管中,加入适量不同浓度的 ATP 溶液,然后把测试管放入荧光光度仪测荧光素发出的荧光强度,结果如图。上述方法可 用来测量各种细胞内的ATP含量,衰老细胞的荧光强度应比同类正常细胞(填“大”或“小”)。在测定细胞内 ATP 含量时需制备细胞匀浆,由曲线可知,必须注意 。
要获得遗传特性单一的枯草杆菌菌种,一般必须对原有的菌种进行扩大培养、并利用纯化技术得到单菌落的菌种。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获得纯净枯草杆菌的关键是,为此,必须对培养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进行严格灭菌。在接种或倒平板操作时,除了在超净台上进行操作并对实验者的衣着、手和实验空间进行严格清洁和消毒外,还必须,以防止空气中的杂菌污染。
⑵下图是纯化枯草杆菌的方法,该纯化分离方法的名称是。
⑶枯草杆菌可以产生α-淀粉酶,以下是利用诱变育种方法培育获得产
生较多淀粉酶菌株的主要实验步骤。(原理:菌株生长过程中可释放淀
粉酶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
第一步:将枯草杆菌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上进行扩大培养。
第二步:将枯草杆菌分成A、B两组,。
第三步:制备多个含淀粉的固体培养基。
第四步:将A、B组分别稀释后,分别在含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利用法分离,适宜条件下培养得到单菌落。
第五步:观察A、B组各菌落周围的。
实验结果预期:据诱发突变率低的特点,预期;
据诱发突变不定向性的特点,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