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A是某地农民蔬菜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图B是某实验小组为测定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而设计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图A 图B
(1)图A净光合作用量为零的点有 ,该点时叶肉细胞产生的O2的扩散路径是 。若大棚蔬菜在24小时内有机物含量增加了,据图回答,判断的依据是 。
(2)若图B中乙装置是对照组,则其与甲装置的区别应为 。
(3)若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甲、乙两装置的烧杯中应加入 溶液(填“NaHCO3”或“NaOH”),一段时间后,甲装置中红墨水滴向 移动。而在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时甲装置中红墨水滴应向
移动。
(4)根据(3)中的实验结果分析:若实验进行1小时后,乙装置中红墨水滴向右移动了0.5cm,而甲装置在测定光合作用强度时移动了4.5cm,测定呼吸作用强度时移动了2.5cm,则在昼夜恒温的条件下,该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为 cm/小时;若给予适宜光照12小时,黑暗12小时,则一昼夜该植物体葡萄糖的积累量是 cm(用红墨水的移动距离表示)。
(9分)下图是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在“[ ]”内
填序号)
(1)能进行光合作用部位是[ ]。
(2)有氧呼吸主要在[ ]处进行。
(3)氨基酸相互之间形成肽键的场所是[ ](4)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呈蓝绿色的细胞器是[ ]
(5)为研究细胞内各种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6)结构1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它由和果胶组成。
(7)如果将该细胞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原生质层与[ ] 分离的现象。
(8)成熟的植物细胞通过作用吸收或失去水分,其必须具备两
条件:①具有半透膜;② 。
(9分)右图是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在人体内,图示左侧的“能量”来于 作用;右侧的“能量”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如(举一例)。
(2)在绿色植物体内,图示左侧的“能量”来于作用和 作用。
(3)从图中可知在适宜的温度条件和在酶的作用下,ADP 转变成ATP时还需要的条件是。将ADP转化为ATP的图示改写成反应式的形式: 。
(4)上述式子在植物体内的变化状况是。
A.物质的转变是可逆的,能量的转变是不可逆的 |
B.物质的转变是可逆的,能量的转变也是可逆的 |
C.物质的转变是不可逆的,能量的转变是可逆的 |
D.物质的转变和能量的转变都是不可逆的 |
图甲和乙分别是果蝇细胞的局部结构示意图,1、2、3、4、5、6、7、8 分别表示染色体,A、a、B、b、C、c、D、d分别表示所在染色体上控制一定性状的基因。请据图回答:
(1)假如图甲为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则:该卵原细胞中含有 对同源染色体,写出其中的一个染色体组 ;若将该卵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并只供给卵原细胞含14N的原料,正常情况下该卵原细胞分裂形成的卵细胞中含14N的比例为 。
(2)假如图乙为果蝇的一个体细胞,设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长翅)对a(残翅)显性,性染色体X上的基因D(红眼)对d(白眼)显性。用图示代表的果蝇与另一果蝇杂交得到的子代中,若残翅与长翅各占一半,雌蝇均为红眼,那么与图示果蝇进行杂交的果蝇的基因型是 ,表现型为 。
(3)果蝇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过程中常常发生染色体不分开的现象,因此常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果蝇,并产生不同的表型,如下表所示:
受精卵中异常的性染色体组成方式 |
表现型 |
XXX |
在胚胎期致死,不能发育为成虫 |
YO(体细胞中只有一条Y染色体,没有X染色体) |
在胚胎期致死,不能发育为成虫 |
XXY |
表现为雌性可育 |
XYY |
表现为雄性可育 |
XO(体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没有Y染色体) |
表现为雄性不育 |
为探究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是否位于性染色体上,著名的遗传学家摩尔根做了下列杂交实验。
让白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交配,后代全部是红眼果蝇;让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雄性果蝇全是白眼的,雌性果蝇全是红眼的。他的学生蒂更斯用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子代大多数雄果蝇都是白眼,雌果蝇都是红眼,但有少数例外,大约每2000个子代个体中,有一个白眼雌蝇或红眼雄蝇,该红眼雄蝇不育。
请根据上表信息用遗传图解,解释蒂更斯实验中为什么会出现例外(设有关基因为D、d)。
下列是某高等动物雌激素分泌及作用机制模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有关信息回答。
(1)结构A是,结构C是;结构ABC中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双重功能的是(填字母);物质b是,物质e是;
(2)过程①通过的方式是,细胞质受体、核受体与细胞膜上受体的物质属性及功能相似,因此,细胞质和细胞核受体的物质成分应是,导致细胞质受体与核受体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回答下列两道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问题:
Ⅰ.森林中,阳光可能会穿过森林中的空隙,在地上投下“光斑”,它们随着太阳的运动和枝叶的摆动而移动。下图显示了在“光斑”照耀前后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02和释放02的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的实线表示,虚线表示。“光斑”照耀开始时,限制光合作用产物(糖类)合成的主要因素是。
(2)当“光斑”移开时,02的释放速率发生如图所示变化的原因是:。
而C02吸收速率发生如图所示变化的原因是。
Ⅱ.实验目的:①验证酵母菌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②光照减弱使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减少。请依据所给的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材料和用品,在给出的实验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和用品:菠菜叶片、打孔器、真空泵、纱布(包住试管可部分遮光)等。(实验过程中温度等条件适宜,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量及菠菜叶片的无氧呼吸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
(1)取生长旺盛的菠菜叶片,用直径为1cm的打孔器打出小圆形叶片30片,并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分别置于与右图所示装置相同的装置A与装置B中的试管内,两个装置均关闭夹子①、②,用真空泵抽去两支试管内液体中和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气体后,敞开试管口。
结果:小圆形叶片均下沉到试管底部。
(2)将装置A、B均置于相同且适宜的光照等条件下,均关闭夹子③,并打开装置A的夹子,打开装置B的夹子。观察小圆形叶片上浮情况。
结果:。
(3)一段时间后,打开两个装置的夹子③,并关闭装置A的夹子①、②,关闭装置B的夹子②,用真空泵抽去两支试管内液体中和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气体后,敞开试管口。
结果:。
(4)用纱布包住装置B的试管,部分遮光,同时打开装置A、B的夹子①、②,并关闭夹子③,观察小圆形叶片上浮的情况。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