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大小差异非常大,科学家发现影响狗体型的基因有IGF—l基因和S基因,IGF—1基因能编码一种在青春期促进生长的激素;S基因能抑制IGF—l基因的表达.据此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基因和IGF—l基因是等位基因 |
B.这两种基因的差异性是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数量的差异造成的 |
C.两种基因翻译过程共用一套密码子 |
D.大型品系的狗不能进行IGF—l基因的转录 |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RNA聚合酶基因和生长激素基因都具有选择性表达的特性 |
B.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都是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 |
C.衰老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升高,但呼吸速率减慢 |
D.正常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是细胞癌变的原因 |
下图是棉花的某部位细胞内物质的转化和转移路径图,其中I、Ⅱ表示场所,①~④表示生理过程,A~F表示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细胞可能为植物的根尖细胞 |
B.图中I、Ⅱ分别表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C.如用18O标记物质E,则物质C中不可能出现18O |
D.若图中①③过程均产生lmol物质C,则②过程消耗了2/3mol葡萄糖 |
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15N标记某丙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而游离的核糖体无放射性 |
B.给水稻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 |
C.给水稻提供14CO2,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有可能出现14C2H5OH |
D.小白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18O |
研究“温度对酶的活性影响”实验时,两个小组的同学选择了不同的实验材料开展探究,第一组选择淀粉酶水解淀粉进行实验,第二组利用肝脏研磨液与Fe3+催化过氧化氢开展实验,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两小组同学都采用数学建模表示研究结果 |
B.酶的催化效率不一定比无机催化剂高 |
C.两小组实验都反映了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酶的催化作用 |
D.两组实验数据都反映了酶的最适宜温度时产物积累量或生成量最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