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细菌可以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_______。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采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________和________。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__________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研究发现,水稻的大穗(D)对小穗(d)为显性,不抗病(T)对抗病(t)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如图表示利用大穗不抗病和小穗抗病的两种水稻品种进行的育种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
(1)F1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F1与某个体杂交,得到的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大穗不抗病∶大穗抗病∶小穗不抗病∶小穗抗病=3∶3∶1∶1,那么该个体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若让该个体连续自交2代,则后代中纯合子占________。
(3)对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形成的幼苗的基因型是________,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幼苗还需要用________处理才能获得可育的植株,用这种方法培育出的大穗抗病植株自交的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
(4)若要改变上述小麦亲本原有的遗传信息,则应该采用的常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家从某耐盐植物中得到耐盐基因(R),培育出耐盐转基因农作物。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基因工程中,耐盐基因(R)被称为。
(2)如果用农杆菌转化法将R基因导人农作物细胞,应先将R基因插入农杆菌的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农作物细胞,将R基因插入农作物细胞的上。
(3)上述过程中用到的DNA连接酶分为两类,其中T4DNA连接酶既能连接双链DNA分子片段的,也能连接。DNA连接酶的功能是连接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
(4)若得到的耐盐转基因农作物的基因类型有甲、乙两种,R基因的整合位点如图(只考虑其中的两对染色体,R基因都能正常表达)。让植株自花传粉(植株的减数分裂正常,且不考虑交叉互换),会产生含两个R基因配子的植株为图类型;若子代耐盐植株所占比例为100%,则R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关型。
由于酵母菌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将地衣芽抱杆菌的α-淀粉酶基因转入酵母菌中,经筛选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菌菌种(过程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过程①需要的酶有。为达到筛选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作为唯一碳源。②、③过程需要重复几次,目的是。
(2)某同学尝试过程③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原因是:在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酵母菌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的菌落。
(3)以淀粉为原料,用工程酵母菌和普通酵母菌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密闭发酵,接种工程酵母菌的发酵罐需要先排气,其原因是。
蟹为杂食性动物,可捕食稻田中的小动物,对稻田中几乎所有的杂草都能取食。为研究稻蟹共作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稻蟹共作对稻田中杂草密度、物种丰富度及稻田杂草相对优势度的影响表:
注:相对优势度表示植物在群落中优势地位
(1)采用法调查杂草的种群密度,该方法的关键是。表中杂草密度应为该方法调查数据的值。表中数据说明稻蟹共作会在一定程度上杂草密度,从而限制了杂草对水稻的危害,同时,改变了杂草的和。
(2)由于稻蟹共作,使水稻和杂草之间的关系(减弱/增强)。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所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稻田群落的结构有不同的影响。
(3)该生态系统中蟹的粪便中包含的能量属于的生物同化的能量。水稻同化的能量在一年中根据用途可以分成部分。
图1表示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的电位状况,图2是人体下丘脑参与的部分生理调节过程,请分析回答:
(1)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的,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的。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总是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的主要原因是。
(2)突触小体是神经元的末端膨大形成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需要穿过层膜。据图1判断,突触后膜神经元将产生(兴奋/抑制)。
(3)若图2中物质c为抗利尿激素,则b为细胞。e的靶器官是性腺,则物质d的靶器官是。物质e的分泌量除了受物质d的调节外,还受(激素)的调节,这种调节机制称为分级调节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