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有关棉花成熟绿叶组织的相关图解,其中图1是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表示某光照强度和适宜温度下,光合作用强度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甲、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要想使叶绿体内C3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光反应中O2的生成发生在类囊体膜内,产生的O2扩散到邻近的线粒体中被利用至少要经过_______层生物膜。
(2)图2中在_______点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C点和D点相比,叶绿体中[H]的含量_______ (较低、相等、较高)。
(3)从生长状况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圆叶片,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相同的一定强度光照,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其记录结果绘成曲线如图3。请据此回答。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图解分析bc段曲线平缓的限制因素可能是_______而c点以后曲线上行,其原因应该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回答下列有关细胞与细胞周期的问题。
图1为细胞周期的模式图,图2为动物细 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方框内填图中的数字,横线上填文字)。

(1).图1中,X期代表______;细胞内X期后加倍的细胞器是____;诊断因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的遗传病时,需选择[ ]____期的细胞,4期末消失的细胞结构有______。
(2).组蛋白是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图2中,组蛋白基因表达时,能发生碱基配对的场所是[ ]_____和[ ]_____。
(3).图2中,具有选择透过性膜的结构是__________。(可多选)

A.[5] B.[6] C.[7] D.[8]

E,[9] F.[10]

玉米来源于5000多年前墨西哥的一种野生黍米,这种野生黍米经过人们数千年的培育,发展成为今天数百个品种的玉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野生黍米和玉米属于两个物种,玉米物种的形成一般要经过____________、人工选择和隔离三个基本环节。在玉米培育过程中,发现一种大果穗的突变植株,其自交后代出现了小果穗的植株,说明获得的突变性状属于__________性状。
(2)研究发现玉米植株的性别受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性别
正常株(雌雄同株)
雄株
雌株
基因型
A B
aaB.
A bb或aabb

由于玉米的雄株和雌株在育种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尽快获得正常株、雄株、雌株三种表现型的纯合子,可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其过程为:首先采用__________获得单倍体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经培育即可获得所需的纯合子植株,得到的正常植株∶雄株∶雌株的比值为___________。

下图是物质循环的简图,请据图回答:

(1)A表示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成分,④⑤⑧共同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
(2)②③共同表示的是某重要代谢活动的__________阶段,是在植物体内细胞_____________中进行的。
(3)大气中CO2含量的升高会造成__________效应。为了防止CO2在大气中含量的上升,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写2条)。
(4)使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始终与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进行的。

下面所示的家族中个别成员患有极为罕见的某种单基因遗传病。Ⅲ-5和Ⅲ-4结婚后育有一子,后来二人离婚,Ⅲ-5与Ⅲ-6再婚。

试分析:
(1)该家系所患遗传病的治病基因是位于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_性基因。
(2)Ⅴ-4是杂合体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Ⅴ-2和Ⅴ-3都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3)如果Ⅴ-2与Ⅴ-5结婚,那么他们第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如果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已经出生,并且已知是一个有病男孩,那么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是健康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将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在保持一定的pH值和温度条件下,给予不同条件时,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浓度的变化。据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分析,该绿藻细胞的呼吸速率为微摩尔/分; 光照开始后的两分钟内,净光合速率为微摩尔/分。 光照开始前该绿藻细胞内产生ATP的结构有
(2)乙处光照开始2分钟后,溶解氧浓度不再继续增加的原因是
(3)若图中丁处给予光补偿点的光照,则正确表示溶解氧变化的曲线是a~g中的;若在图中丁处停止光照,则正确表示溶解氧变化的曲线是a~g中的
(4)在丙处添加CO2,短时间内绿藻叶绿体基质中浓度明显减少的物质是(C3/C5)。要想使叶绿体内C3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