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可能是K+、Ba2+、A13+、Mg2+、AlO2、CO32、SiO32、Cl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无沉淀生成
②另取少量原溶液,逐滴加入5mL 0.2mol·L-1盐酸,发生的现象是: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
③在上述②沉淀消失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43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一定不含Ba2+、Mg2+、A13+、SiO32、Cl
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K+、AlO2、CO32、Cl
C.该溶液是否有K+需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片)
D.可能含有Cl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离子共存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已知:①101 kPa时,2C(s)+O2(g)===2CO(g) ΔH=-221 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 221 kJ/mol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D.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

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 ΔH1
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 ΔH2
③Sn(s,灰)>13.2 ℃<13.2 ℃Sn(s,白) ΔH3=+2.1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H1H2
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 ℃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
①4P(白磷,s)+5O2(g)===2P2O5(s) ΔH=-a kJ/mol
②4P(红磷,s)+5O2(g)===2P2O5(s) ΔH=-b kJ/mol
ab均大于零,则ab的关系为(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下列燃烧反应的反应热是燃烧热的是(  )

A.H2(g)+O2(g)===H2O(g) ΔH1
B.C(s)+O2(g)===CO(g) ΔH2
C.S(s)+O2(g)===SO2(g) ΔH3
D.H2S(g)+O2(g)===S(s)+H2O(l) ΔH4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