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pH=4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恰好中和,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混合前的醋酸约1%发生电离 |
| B.混合后的溶液中c(Na+)<c(CH3COO-) |
| C.氢氧化钠和醋酸和浓度不相等 |
| D.混合后的溶液呈中性 |
向一定质量的饱和CuSO4溶液中加入ag无水CuSO4粉末得bg晶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 A.溶液质量增加ag | B.溶液质量减少bg |
| C.溶液质量减少(b-a)g | D.溶液质量减少 ag |
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MFe2OX)(3<x<4;M表示Mn、Co、Zn或Ni的二价离子),常温下,它使能工业废气中的SO2、NO2等氧化物转化为单质。转化流程如图所示:
有关上述转化过程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Fe2O4表现了还原性 | B.MFe2OX表现了还原性 |
| C.SO2和NO2表现了还原性 | D.SO2和NO2发生了分解反应 |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 A |
浓、稀HNO3分别与Cu反应 |
比较浓、稀HNO3的氧化性强弱 |
| B |
MgCl2、AlCl3浓液中分别通入NH3 |
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 |
| C |
测定等浓度的Na3PO4、Na2SO4两溶液的PH |
比较磷、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
| D |
用等浓度的盐酸、碳酸氢钠两溶液混合反应 |
比较盐酸、碳酸的酸性强弱 |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三种粒子An+、Bn-和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C>B>A | B.微粒半径An+>Bn- |
| C.原子半径A<B | D.C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
意大利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
| B.N4和P4(白磷)的晶体都属于分子晶体 |
| C.N4与N2互为同分异构体 |
| D.N4与N2互为同系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