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我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2000年人口普查排在前五位的是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江苏省。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东、中、西部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有关人口密度统计图。

材料三: 2013年11月15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宣布“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分析材料一,第六次人口普查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省份与第五次普查相比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按常住人口分,河南人口数由2000年的第一下降到了2010年的第三,但这不能说明其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B.按常住人口分,广东人口数由2000年的第三上升到了2010年的第一,主要是因为这十年中广东经济飞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劳动力就业。
C.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省份都是中部和东部省份,反映了我国人口集中在黑河—腾冲一线东南的地理分布现象
D.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十年来我国人口分布向经济发达地区倾斜的趋势仍在继续,东部发达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00年一2010年间我国总人口增长较慢,中西部增长慢。主要因为计划生育的严格实施导致的。
B.2000年一2010年间人口密度增长最快的是东部地区,因为经济发展、医疗卫生进步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其他地区高。
C.2000年一2010年间我国人口密度变化特点,说明我国西部地区将首先进入“低-低-低模式”。
D.2000年一2010年间我国人口分布,东、中部人口密度增加,西部略有下降。

材料三中,“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一人口与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主要基于我国(    )

A.“未富先老”、劳动力短缺、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等问题日益严峻。
B.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应通过鼓励生育适应发展。
C.城市化速度加快,农村劳动力出现短缺。
D.西部经济大开发,需求实现更多的人口迁移。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根据左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

A.在北半球,M处有暖流经过 B.在北半球,M处有寒流经过
C.在南半球,M处有暖流经过 D.在南半球,M处有寒流经过

M洋流可能出现在右图中

A.丁处 B.丙处
C.乙处 D.甲处

下图示意太平洋中低纬度洋流模式,其中正确的为

A.① B.② C.③ D.④

2013年12月25日,南水北调中线主体工程全线完工,2014年汛后,中线一期工程计划通水。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图,回答下列各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施加影响的例证。

A.蒸发 B.大气降水
C.地表径流 D.下渗

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河北省可大面积种植水稻
B.根本上解决了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问题
C.促进北京、天津等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D.北京的居民可以淡化节水意识

读“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①控制下的气候特点是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温和多雨 D.寒冷干燥

右上图所表示的气候类型是受左上图中控制形成的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某年11月26日02时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此时丁地的天气特点是

A.低温阴雨 B.寒冷干燥
C.风雪交加 D.晴暖无风

图示时间甲地的风向是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