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
| A.①地势 ②7月均温③年太阳辐射量 |
| B.①7月均温 ②地势 ③年太阳辐射量 |
| C.①年太阳辐射量②地势③7月均温 |
| D.①7月均温 ②年太阳辐射量③地势 |
下列有关a,b,c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a地主要种植冬小麦,有丰富的冰川融水 。
②b地冬季气温比c高,主要因为该地区海拔相对较低。
③c地区盛产水稻,工业中外向型经济比重较大。
④bc两地的气候类型是相同的。
|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是()
| A.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 |
| B.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 |
| C.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
| D.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南接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
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A.水力资源丰富 | B.含沙量大 | C.有冰期 | D.流量小 |
黄河凌汛发生的河段是()
| A.上游和中游的各一部分 | B.中游和下游的各一部分 |
| C.下游的一部分 | D.上游和下游的各一部分 |
读某区域的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问题。
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之间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
| B.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
| C.四川省与陕西省之间的分界线 |
| D.山脉以北植被主要是落叶阔叶林,以南主要是常绿阔叶林 |
下列有关图中丙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带性土壤为紫色土,因而被称为“紫色盆地” |
| B.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猪和甜菜产地 |
| C.农业发达,水利兴盛,有“天府之国”之称 |
| D.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低 |
2010年12月31日,中国颁布稀土出口配额制度,世界稀土产业将形成新的格局。该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完成问题。
| 国家 |
储量百 分比(%) |
产量百 分比(%) |
消费量 百分比(%) |
| 中国 |
36 |
97 |
41 |
| 美国 |
13 |
0 |
13 |
| 日本 |
资料缺失 |
0 |
26 |
| 其他 |
51 |
3 |
20 |
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
| A.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
| B.我国新勘探的稀土资源少 |
| C.世界稀土资源的探明储量大幅度增加 |
| 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世界最多 |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②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③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图中各城市的大气最大降温高度(距地面高度),是连续三年中最强的15次冷空气影响的统计平均值。读图回答问题。
据图反映的变化趋势,对下列各地最大降温高度的推断,正确的是( )
| A.合肥小于南宁 |
| B.株洲大于石家庄 |
| C.辽河平原大于洞庭湖平原 |
| D.长江三角洲小于珠江三角洲 |
形成图示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获得太阳辐射多少 | B.距冬季风源地远近 |
| C.下垫面性质的差异 | D.对流层厚度的不同 |
读我国林区、非林区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图,回答问题。
图中降水量年际变化的特征,说明了我国( )
| A.地形复杂,地势起伏比较大 |
| B.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影响大 |
| C.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明显 |
| D.夏季风各年的强弱差异明显 |
若森林大面积遭到破坏,则( )
| A.年降水量增加 |
| B.降水量年际变化增大 |
| C.蒸腾作用增强 |
| D.降水后下渗作用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