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0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详细介绍了西藏地区的“一江两河”工程,“一江”指的是雅鲁藏布江,“两河”指的是拉萨河和年楚河,“一江两河”工程的实施保障了西藏地区粮食和蔬菜供应。结合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一江两河”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 “一江两河”地区年平均气温在8.2~24 ℃,年降水量在270~550 mm,适合小麦、青稞、豌豆等作物生长。
(1)简述雅鲁藏布江的水文特征。
(2)结合材料二,简述“一江两河”流域地区的气候特征。
(3)结合材料,简述“一江两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地理条件。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属于冷却凝固是________;属于高温熔化的是________;属于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
(2)A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B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两个不连续界面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图中地震波类型名称:C________,D________。
(3)A、B两个不连续界面之间是地球内部分层的________,主要物质成分是________。
(4)地震波C、D所通过的物质的相同点是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
什么是持续发展?其核心思想和追求的目标分别是什么?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旧时,我国南方与北方的房屋建筑特点差别较大。北方墙体厚,窗户开在南墙,大而明亮,房项坡度平缓或是平顶,床多为多坑。南方墙体薄,南北墙均有窗子,房顶坡度大,廊檐较宽,床多为木床或竹床。今天,现代多市高楼大厦林立。已经没有了旧时南北建筑的显著差异。单纯以建筑外观不容易区别南方和北方了。
(1)以古代南方与北方的建筑差异,说明南方与北方自然环境的差异。
(2)现在南北方建筑的差异有何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读下图,回答问题。
(1)A、B、C三城市中最先形成的应是________,最后形成的应是________。
(2)城市A目前的主要工业是________。
(3)城市B形成的主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它应是在第一次技术革命后迅速发展起来的。
(4)城市C是在发展________工业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世界闻名的________中心和________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