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先后用不同的交流电源给同一盏灯泡供电.第一次灯泡两端的电压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3甲所示;第二次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规律如图3乙所示.若图甲、乙中的U0、T所表示的电压、周期值是相同的,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次灯泡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 |
B.第二次灯泡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 |
C.第一次和第二次灯泡的电功率之比是2∶9 |
D.第一次和第二次灯泡的电功率之比是1∶5 |
如图3所示,处在平直轨道上的甲乙两物体相距s,同时同向开始运动,甲以初速度v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运动,假设甲能从乙旁边通过,下述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A a1 = a2时能相遇两次 B a1 > a2时能相遇两次
C a1 < a2时能相遇两次 D a1 < a2时能相遇一次
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驶向同一目的地。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1做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速度v2做匀速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内以速度v1做匀速运动,在后一半路程内以速度v2做匀速运动,已知v1≠v2,则()
A.甲车先到 | B.乙车先到 |
C.甲、乙同时到达 | D.无法比较 |
质量为m的铁球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静止于竖直光滑墙壁和光滑斜面之间。球跟倾角为θ的斜面的接触点为A,推力的作用线通过球心O,球的半径为R,如图1,若水平推力缓慢增大,在此过程中
①球对斜面的作用力缓慢增大;②墙对球的作用力始终小于推力F;
③斜面对球的支持力为mgcosθ;④推力F对A点的力矩为FRcosθ
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卫星距其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径的2.5倍,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约为
A.6小时 | B.12小时 | C.24小时 | D.36小时 |
我国研制的“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发射的大致过程是:先将卫星送入绕地球椭圆轨道,再点火加速运动至月球附近被月球“俘获”而进入较大的绕月椭圆轨道,又经三次点火制动“刹车”后进入近月圆轨道,在近月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的周期是=118分钟.又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g/6(g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仅凭上述信息及![]() |
B.仅凭上述信息及![]() |
C.仅凭上述信息及![]() |
D.卫星沿绕地球椭圆轨道运行时,卫星上的仪器处于失重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