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操作前应该对实验进行适当的分析.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示意如图.小球每次都从斜槽的同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并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改变水平板的高度,就改变了小球在板上落点的位置,从而可描绘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某同学设想小球先后三次做平抛,将水平板依次放在如图1、2、3的位置,且1与2的间距等于2与3的间距.若三次实验中,小球从抛出点到落点的水平位移依次为x1、x2、x3,机械能的变化量依次为ΔE1、ΔE2、ΔE3,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面分析正确的
A.x2-x1=x3-x2,ΔE1=ΔE2=ΔE3 |
B.x2-x1>x3-x2,ΔE1=ΔE2=ΔE3 |
C.x2-x1>x3-x2,ΔE1<ΔE2<ΔE3 |
D.x2-x1<x3-x2,ΔE1<ΔE2<ΔE3 |
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若选地面为参考平面,则下落时间为落地时间的一半时,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比为( )
A.1∶4 | B.1∶3 | C.1∶2 | D.1∶1 |
选择不同的水平面作参考平面,物体在某一位置的重力势能和某一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量( )
A.都具有不同的数值 |
B.都具有相同的数值 |
C.前者具有相同数值,后者具有不同数值 |
D.前者具有不同数值,后者具有相同数值 |
一物块由静止开始从粗糙斜面上的某点加速下滑到另一点,在此过程中重力对物块做的功等于( )
A.物块动能的增加量 |
B.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
C.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物块动能的增加量以及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
D.物块动能的增加量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
如图所示,小球在竖直向下的力F作用下,将竖直轻弹簧压缩,若将力F撤去,小球将向上弹起并离开弹簧,直到速度为零时为止.则小球在上升过程中
①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②小球在离开弹簧时动能最大 ③小球动能最大时弹性势能为零④小球动能减为零时,重力势能最大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如图7-5-7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地面上,物体上面连一轻弹簧.用手拉着弹簧上端将物体缓慢提高h,若不计物体动能的改变和弹簧重力,则人做的功( )
图7-5-7
A.等于mGh | B.大于mGh | C.小于mGh | D.无法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