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游标卡尺测一根金属管的内径和外径时,卡尺上的游标位置分别如图所示。这根金属管内径读数是 cm,外径读数是 cm,管壁厚是 cm。
某兴趣小组准备探究“合外力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前组员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①;②
;③
。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Q处固定一个速度传感器(用来测量物体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在刚开始实验时,小刚同学提出“不需要测出物体质量,只要测出物体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L和读出速度传感器的读数v就行了”,大家经过讨论采纳了小刚的建议。
(1)请你说明小刚建议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物体分别从不同高度无初速释放,测出物体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L1、L2、L3、L4,读出物体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v1、v2、v3、v4、,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L-v图象。若为了更直观地看出L和v的变化关系,他们下一步应该作出_______;
A.![]() |
B.![]() |
C.![]() |
D.![]() |
(3)实验中,木板与物体间摩擦力_________(“会”或“不会”)影响探究的结果。
某同学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串联了一只2.5Ω的保护电阻R0,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请按电路原理图把实物电路画线代导线连接起来。
(2)该同学顺利完成实验,测定下列数据根据数据在下面坐标图中画出U—I图,由图知:电池的电动势为 ,内阻为 。
(3)考虑电表本身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造成本实验的系统误差的原因是:
(4)实验所得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比较,E测E真,r测r真(填“<”、“=”或“>”)。
某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准备测量电炉丝的电阻率,他们首先用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分别测出一段电炉丝的直径和长度,如图所示,则该电炉丝的直径为_______mm.长度为________mm.该小组同学又从标识为“220v 500w”、“220v 300w”、“220v 25w”的3个电炉中任选一个,正确使用多用电表欧姆×10挡测量其阻值,结果如图所示,则该电炉的阻值是Ω,标称功率为 w。
有一根细长而均匀的金属管线样品,长约为60 cm,阻值大约为4。,横截面如图甲所示。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管线的外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外径为mm;
(2)现有如下器材:
电流表(量程0.6 A,内阻约0.1)
电压表(量程3 V,内阻约3k)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允许电流3A)
蓄电池(电动势6V,内阻很小)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若使用以上器材测量金属管线的阻值Rx,应采用丙图所示的电路(选填“a”或“b”) ;
(3)某小组同学采用正确电路进行实验,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U-I坐标系,如图丁所示,图中己标出了与测量数据对应的4个坐标点。请在图丁中标出第2、4、6次测量数据的坐标点,并描绘出U-I图线。由图线得到金属管线样品的阻值Rx= 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已知金属管线样品材料的电阻率为,金属管线的长度为L。通过多次测量得出金属管线的阻值为R,金属管线的外径为d,则计算中空部分横截面积的表达式为S=。
一同学在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后,认为小球沿竖直曲面自由下滑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加以验证,图中曲面固定,底端B处切线水平且与桌的右边缘相齐,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在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木板竖直立于靠近桌面右边缘处,使小球从曲面上某点A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
b.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的距离固定,再使小球从月点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上得到痕迹;
c.测出OP的距离y,竖直木板向右移动的距离L。
(1)要验证小球由A到B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该物理量的大小用x表示。
(2)验证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应该是(用上述(1)及步骤中测量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3)从实验结果来看,小球沿曲面下滑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减少的,你认为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