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
(1)如图是甲同学的实验装置图,下列做法能够实现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呈整数倍变化的是(   )

A.释放小车的位置等间距的变化
B.橡皮筋两端固定,使橡皮筋的伸长量依次加倍
C.橡皮筋两端固定,使橡皮筋的长度依次加倍
D.增加相同橡皮筋的条数,使小车每次从同一位置释放
(2)该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在实验中得到了若干条纸带,则纸带上打下的相邻点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增大且增量不变    B.先减小后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增大后均匀不变再减小
(3)该实验可以有不同的设计,乙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端系在滑块上的细绳通过转轴光滑的轻质滑轮挂上钩码,用垫块将长木板固定有定滑轮的一端垫起。调整长木板的倾角,直至轻推滑块后,滑块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B.保持长木板的倾角不变,取下细绳和钩码,让滑块沿长木板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打出的点的分布是________;
②滑块在匀加速下滑过程中所受的合外力大小________钩码的重力大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谢所在的实验小组测量小车从斜面上下滑所受到的阻力大小,他利用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打出的纸带的一段,已量出各相邻计数点的长度分别为:S1、S2、S3、S4、S5、S6、S7、S8

①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f,则打下B点时小车的速度
vB=,小车下滑的加速度算式为a =(用题中所给的符号表示).
②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本实验中只有毫米刻度尺,没有量角器,为了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要用文字及符号表示).
③ 用加速度a及其他需要测得的量表示阻力的计算式为F=

为了测定一节旧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内阻偏大),配备的器材有:
A.电流表A(量程为0.6A)
B.电压表V(量程为2V,内阻为1.2kΩ)
C.滑动变阻器R(0~10Ω,1A)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利用上述实验电路进行实验,测出多组电压表读数UV与对应的电流表读数IA,利用UV–IA的图象所示.由图象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

两位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定定值电阻R0、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某一方向移动时,一个同学记录了电流表A和电压表V1的测量数据,另一同学记录的是电流表A和电压表V2的测量数据.并根据数据描绘了如图(b)所示的两条U—I直线.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甲乙两同学描绘的直线,可知正确的是

A.甲同学是根据电压表 V1和电流表A的数据
B.甲同学是根据电压表 V2和电流表A的数据
C.乙同学是根据电压表 V1和电流表A的数据
D.乙同学是根据电压表 V2和电流表A的数据

根据图(b),求出定值电阻R0 Ω,电源内电阻的阻值r﹦ Ω

某同学要测量一节旧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器材仅有一个电流表、一个电阻箱、一个开关和导线若干,该同学按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利用测得的数据在下边坐标纸上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像


(1)由图像可知,该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
(2)利用该实验电路测出的电动势E和内阻r与真实值E和r相比,理论上,E________E,r________r(选填“>”“<”或“=”).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A.小灯泡L:3V、5Ω
B.滑动变阻器R:0~10Ω,额定电流1.5A
C.电压表V1:0~3V,5kΩ
D.电压表V2:0~15V,10kΩ

E.电流表A1:0~0.6A,0.5Ω
F.电流表A2:0~3A,0.1Ω
G.铅蓄电池、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实验中要求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可连续地从零调到额定电压。
(1)为了减少误差,实验中应选电压表____________,电流表____________;(填仪器前的字母)
(2)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采用____________法(填“内接”或“外接”);
(3)请在图虚线框内按要求设计实验电路图(部分线已画好);

(4)某同学实验后作出的I -U图象如图所示,请分析该图象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