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某家族系谱图,图中斜线阴影表示的是甲种遗传病(A、a)患者,黑色表示为红绿色盲(B、b)患者。请据图回答:

(1)甲种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_性遗传。
(2)图中Ⅲ2表现型正常,且与Ⅲ3为双胞胎,则Ⅲ3不患甲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_。
(3)图中Ⅰ4的基因型是________,Ⅰ3的基因型是________。(只写与色盲有关的基因型)
(4)若图中Ⅱ4为纯合子,则Ⅳ1两病兼患的概率是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甲为某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I、II、III、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m1输入该生态系统的途经是生产者的,与m2来源直接有关的细胞结构有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II的生物摄入能量,则 表示营养级II的生物同化能量,其能量值可用表示,C表示营养级II的生物利用能量用于 ,从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整体上看,营养级II生物所同化的能量中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值(大于/小于/等于)f值。
(3)若该自然生态系统为一湖泊,由于环境因素的变迁,经过若干年后演变为一森林,从群落水平分析此湖泊中发生了
(4)从图乙中能计算能量传递效率吗?

(16分)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具有极强的感染性。人体感染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下图是埃博拉病毒入侵后人体启动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途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E的名称分别是。与A细胞相比,B细胞内显著增多的具膜细胞器有。E与F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进行细胞间的功能。
(2)人体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体温维持在39℃,此时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关系是,其中与产热直接相关的激素有(写出两种)。此外,人体还会出现心率加快的临床症状,调节此过程的中枢位于上。
(3)某男子感染埃博拉病毒痊愈后,他还是有可能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患病,其原因:①从埃博拉病毒的角度分析,埃博拉病毒为单链RNA病毒,易发生;②从该男子自身免疫力的角度分析,体内的埃博拉病毒抗体(或记忆细胞)的有限。

(10分)下图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的某种植物光合速率(以O2释放量为测定指标)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

(1)图中bc段限制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若其它条件不变,对叶绿素而言,有效辐射的光主要是
(2)在图中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 。经测定,晴天遮光条件下该植物的CO2平均释放速率为0.8µmol/(m2·s ) ,则a点时该植物O2产生速率约为 µmol/(m2·s )。
(3)在实验过程中,给该植物浇灌Hl8O2,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O)。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Hl8O2先参与
(4)叶绿素分子中的Mg2可被Cu2置换,实验中用含Cu2的试剂处理叶片,形成的铜代叶绿素能长时间保持叶片标本的绿色,其原因可能是
(5)经测定,该植物细胞内DNA、RNA和蛋白质的物质含量比值为10:31:119,经植物生长调节剂Ttgx-15处理细胞后,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变为10:46:220。据此分析,Ttgx-15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

(6分)研究表明,主动运输根据能量的来源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如图中a、b、c所示,■、、○代表跨膜的离子或小分子。

(1)图中细胞质基质存在于________(填“P”或“Q”)侧,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动运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类型中,○所代表的离子或小分子转运所需的能量来源于( )
A.浓度差所造成的势能
B.ATP直接提供能量
C.光能驱动
D.细胞内物质合成时释放的能量
(4)下列生物中,最有可能采用c类型进行主动运输的是( )
A.噬菌体 B.细菌 C.果蝇D.小鼠
(5)有人认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ATP驱动的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为了证实这一假设,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取甲、乙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肠上皮细胞,分别置于适宜浓度的葡萄糖培养液中,甲组进行正常呼吸,乙组用细胞呼吸抑制剂处理。若小肠上皮细胞是以ATP驱动的主动运输方式吸收葡萄糖,则一段时间后两组溶液中浓度降低的是________组。

(9分)“稻鱼共生系统”中,鲤鱼通过冲撞稻秧导致稻飞虱等害虫落入水中并食之,同时使清晨水稻叶片上的露水滴落,减轻稻瘟病原孢子的产生和菌丝体生长;鲤鱼的游动,又使水浑浊,抑制水中杂草的生长;稻叶在给鲤鱼提供食物的同时,还为鲤鱼生长创造良好环境。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与水稻单种系统相比,稻鱼共生系统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分别表现在:①生态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济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亚洲鲤鱼”被引入美国,在当地已经构成了生态入侵,它与美国的本地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导致入侵地的________锐减。
(3)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仅从该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________调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