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B
Al箔插入稀HNO3
无现象
Al箔表面被稀HNO3氧化,
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C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
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未变蓝
不能确定该溶液中是否含
有NH4+
D
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SO2
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碳族元素简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漂白粉在水溶液中能够生成次氯酸,可用于漂白纸张
B.医用酒精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消毒杀菌
C.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制备光导纤维
D.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弱,可在铁闸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

常温下,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滴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 Na、K+、HCO3、SO42
B.pH=0的溶液:NH4、Al3、SO42、Cl
C.c(BaCl2)=1.0mol·L-1的溶液:Na+、SO42、NO3、Cl
D.1.0mol·L-1KNO3溶液:H、Fe2、Cl、SO42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S2的结构示意图:
C.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D.羟基的电子式:

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食品是生产时不使用化肥农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B.新型材料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医药中常用酒精来消毒,是因为酒精能够使病毒的蛋白质发生变性
D.CO2的水溶液呈酸性,CO2的大量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900℃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0mol乙苯,发生反应:
。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n(乙苯)/mol
0.40
0.30
0.24
n2
n3
n(苯乙烯)/mol
0.00
0.10
n1
0.20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20 min的平均速率为v(H2)=0.004mol·L-1·min-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乙苯)=0.08mol·L-1,则a<0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容器中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水蒸气作为稀释剂,则乙苯的转化率为50.0%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10mol乙苯、0.10mol苯乙烯和0.30molH2,达到平衡前v(正)>v(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