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 A |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
溶液呈红色 |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
| B |
Al箔插入稀HNO3中 |
无现象 |
Al箔表面被稀HNO3氧化, 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 C |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 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
试纸未变蓝 |
不能确定该溶液中是否含 有NH4+ |
| D |
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SO2 |
溶液褪色 |
SO2有漂白性 |
下列褪色过程不是因为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的是
| A.SO2气体通入溴水使溴水褪色 |
| B.氯水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加入NaOH后不变红 |
| C.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溴水层褪色 |
| D.将含有碘单质的淀粉溶液,加入NaOH溶液后蓝色褪去 |
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CO2中混有的HCl: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气 |
| B.除去NO2中混有的NO:用水洗气 |
| C.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
| 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 |
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且在强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a2+、Al3+、SO42-、Cl- | B.K+、Na+、SO32-、NO3- |
| C.Na+、K+、NO3-、SO42- | D.NH4+、Na+、Cl-、CO32- |
下列反应所得溶液中一定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是
A.向稀硝酸中加入铁粉![]() |
| B.向稀盐酸中滴入少量的NaAlO2溶液 |
| C.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
| D.向MgSO4、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 2溶液 |
下列各组单质中,前者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将后者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的是
①Al、Fe ②Cl2、S ③Mg、C ④H2、Cu ⑤C、Si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