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 mL甲气体经过下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A.NH3、NO2、N2(体积比5∶16∶4) |
B.NH3、NO、CO2(体积比5∶8∶12) |
C.NH3、NO2、CO2 (体积比3∶8∶4) |
D.NO、CO2、N2(体积比8∶12∶5) |
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测定出相关含量的是
A. 测定某补血剂(成分FeSO4和维生素C)中铁元素的含量,将一定质量的补血剂溶于水,然后用标准浓度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溶液恰好变紫色且半分钟不改变
B. 测量SO2、N2混合气体中SO2含量,将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混合气体通过装有一定浓度一定体积的碘—淀粉溶液的反应管至溶液蓝色恰好消失
C. 测定氯化铵与硫酸铵混合物中氯化铵的含量,将一定质量的混合物溶于水,再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至沉淀不再生成,过滤、洗涤、干燥,再称重
D. 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xH2O)里结晶水的含量,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晶体加热至蓝色变白,冷却,称量,重复至前后质量恒定
下图表示从混合物中分离出X的两种方案,根据方案I和方案Ⅱ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若含X的混合物为碘水,可通过方案I进行分离,加入试剂为CC14液体,充分振荡后液体分层,上层为X的CC14溶液 |
B.若含X的混合物为乙醇和水,可通过方案Ⅱ进行分离,加入试剂为生石灰 |
C.若含X的混和物为KNO3和NaCl,可通过方案II进行分离,加入试剂为适量沸水 |
D.若含X的混合物为皂化反应后的混合物,可通过方案I进行分离,加入试剂为饱和食盐水,残留液中含有甘油 |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序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证明Ksp(AgI)<Ksp(AgCl) |
在AgNO3溶液中滴加少量N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少量KI溶液又产生黄色沉淀 |
B |
阿司匹林的提纯,即除去混有的水杨酸聚合物等杂质 |
将阿司匹林粗品溶解在适量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抽滤后在滤液中加入盐酸,再抽滤并洗涤 |
C |
检验火柴头中含氯元素 |
往浸过火柴头的溶液中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 |
D |
加快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的速率 |
在稀硫酸中滴加少量Cu(NO3)2溶液 |
下列实验中,由于错误操作导致所测出的数据偏低的是
A.中和热(△H)的测定中,若使用简易装置时在大小烧杯之间没有垫碎泡沫塑料(或纸条) |
B.用标准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酸式滴定管洗净后,没有用标准盐酸润洗,所测出的碱液的浓度值 |
C.食醋总酸含量测定实验中,用移液管移取食醋体积时视线俯视标准线移液 |
D.在镀锌铁皮的锌镀层厚度的测定中,锌在酸中溶解后没有及时取出 |
下列有关离子浓度的比较正确的是的
A. 0.1mol·L—1氨水中,c(OH—)<c(NH4+)
B. 10mL 0.02mol·L—1HCl溶液与10mL 0.02mol·L—1Ba(OH)2溶液充分混合, c(Cl-)>c(Ba2+)>c(OH-)=c(H+)
C. 将0.1mol·L—1CH3COONa和0.1mol·L—1NH4Cl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H+)+c(CH3COOH) >c(NH3·H2O)+c(OH—)
D. 0.1mol·L—1某二元弱酸碱性NaHA溶液中,c(H+) +c(H2A)=c(A2—)+c(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