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并进行相关探究。
(1)已知发生装置如图所示。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 (填序号)
A.往烧瓶中加入MnO2粉末
B.加热
C.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
(2)该小组关于实验中可制得氯气体积(标准状况)的讨论正确的是
A.若提供0.4 mol HCl,MnO2不足量,则可制得氯气2.24 L
B.若提供0.4 mol HCl,MnO2过量,则可制得氯气2.24 L
C.若有0.4 mol HCl参与反应,则可制得氯气2.24 L
D.若有0.4 mol HCl被氧化,则可制得氯气2.24 L
(3)将Cl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氯粒子有________ (填微粒符号)
(4)下列收集Cl2的正确装置是________。
A B C D
(5)该小组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Cl2进行尾气处理。
①请完成吸收初期的化学方程式:Cl2+Na2SO3+2 NaOH= ________________
②吸收一段时间后,某同学取出2mL吸收后的溶液(强碱性)于试管中,充分振荡后向其中滴加3~4滴淀粉-KI溶液,发现溶液先变蓝,随即又褪去。溶液先变蓝,说明吸收后的溶液中存在 (填微粒符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蓝色褪去的可能原因: 。
(8分)下面a~f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仪器:
a.量筒 b.容量瓶 c.托盘天平 d.温度计 e.分液漏斗
(1)标出仪器使用温度的是________(填写编号)。
(2)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的是________(填写编号)。
(3)称取10.5 g固体样品(1 g以下使用游码)若样品与砝码错放位置,则实际称取的样品质量为________ g。
(4)配制2 mol·L-1 H2SO4时,用a量取浓H2SO4时视线高于液面,则配得的浓度(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伤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大烧杯上不盖硬纸板,求得的反应热数值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中该用60 mL 0.50 mol·L-1HCl跟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工业制纯碱时,第一步通过饱和食盐水、氨和二氧化碳反应,获得碳酸氢钠结晶。它的反应原理可以用下面的方程式表示:
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饱和)==NaHCO3↓+NH4Cl
以上反应的总结果是放热反应。下面设计了一个实验,用最简单的实验装置模拟实验这一过程,获得碳酸钠结晶。可供选择的实验用品有:稀盐酸、稀硫酸、浓氨水、氢氧化钠、消石灰、石灰石、氯化铵、食盐、蒸馏水和冰,以及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实验装置示意图(包括反应时容器中的物质)如下,图中玻璃容器旁自左至右分别用A、B、C……符号标明(请见题后说明)
(1)请写出在图上A、B、C……各玻璃容器中盛放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在本题所提供的实验用品,如何判断得到的产品是碳酸氢钠的结晶,而不是碳酸氢铵或食盐结晶?
实验室可以用下图装置进行CO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并测定其中铁的含量的实验(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炼铁的方法是填字母)。
A.热分解法 | B.热还原法 | C.电解法 | D.湿法冶金 |
(2)实验开始后,B中的现象是。
A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是。
(3)C处须进行尾气处理,其方法是。
(4)若样品的质量为3.6g,通入足量的CO充分反应后,B增重2.64g,则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下流程从海水中提取碘:
(1)若操作①为通入适量的Cl2,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操作②的名称是,所用的玻璃仪器有,可以选用的有机溶剂是(填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