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海岛在20世纪80年代受采石、海浪侵蚀等影响,沙滩被碎石掩埋,植被退化,生态功能下降。近年来,通过填土、修复植被、整治湖泊等措施,岛上的植物恢复到470余种,动物增加到170余种,生态修复效果显著。2023年,该海岛被评为“和美海岛”。请回答:
(1)采石、海浪侵蚀导致该海岛生态功能下降,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_______是有限的。
(2)碎石填土后植物才能生长,土壤是影响植物生长的_______因素。
(3)修复植被过程中新引入60余种植物,在引种时既要考虑植物能_______海岛环境,又要防止形成_______入侵。修复后的植被可为动物提供_______和_______,动物迁入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的_______更复杂,稳定性增强。
(4)该海岛远离陆地,存在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请提出一个解决思路:_______。
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产生的向上拉力,兴趣小组为了将这种向上的拉力演示出来,设计了下图的实验装置,连接处均密封。回答下列问题。
(1)将A、B两组装置同时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A装置U形管中两端液面基本保持不变,B装置U形管中的液面左边上升右边下降,导致B装置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该实验也可说明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
(2)为进一步探究大气的温度、湿度和气流速度对植物蒸腾作用强度的影响,该兴趣小组利用B装置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①表中1组“?”处的条件应是___________。
②通过___________两组对照,可探究气流速度对蒸腾作用强度的影响。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猩红热是一种由 组 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带菌者咳嗽时会排出大量的细菌,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患者主要的症状为发热、咽部肿痛、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我国主要经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该疾病。患者症状包括高热、面部皮肤潮红、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1)患者甲出现了发热、皮疹并伴随有咽痛的症状,据此初步诊断,甲最有可能患的是上述两种传染病中的_______,经病原体检测证实上述诊断后,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
(2)针对猩红热和登革热的传播特点,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分别提出一条日常生活中的有效预防措施。
猩红热:________。登革热:________。
人睫毛的长短由 基因控制,睫毛长为显性性状。下图表示某家庭中睫毛长短的遗传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遗传学上,睫毛长与睫毛短是一对________。
(2)据图判断,父亲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健康生活需关注身体健康,定期进行常规体检,根据检查结果,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及时就医。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体检者确诊贫血,那么血常规指标中出现异常的血细胞应该是_______。
(2)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体检测量的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体循环中,心室舒张时,________和_______之间的瓣膜关闭防止血液流回心脏,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叫舒张压;心室收缩时,大量血液突然射入动脉,血压却不会过高,是因为动脉具有_______的结构特点,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值,叫收缩压。
(3)医生对体检人员腹腔右上方进行B超检查,检查的器官是下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
(4)取某体检者肾动脉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各项数据均正常,部分数据如下:
表中C是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