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M和m、T和t控制。这两对基因对花色的控制机理如下图所示。其中,m对T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MMTT的个体与基因型为mmtt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
A.红色∶粉色∶白色;1∶9∶6 |
B.红色∶粉色∶白色;1∶12∶3 |
C.红色∶粉色∶白色;3∶9∶4 |
D.红色∶粉色∶白色;3∶10∶3 |
图5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B经过有丝分裂,B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
B.A→C经过细胞分化,C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
C.A→D受到信号调节,D内高尔基体的功能增强 |
D.C→D不受基因调控,C的细胞结构不发生改变 |
下列选项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可呈周期性变化的是( )
A.蛙的红细胞与神经细胞 | B.小鼠B淋巴细胞与小肠上皮细胞 |
C.牛的精细胞与精原细胞 | D.人的胚胎干细胞与骨髓瘤细胞 |
图4中的甲和乙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细胞器,a、b、c均为基质。在光照充足时,有关代谢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产生的O2几乎全部通过扩散进入甲被利用 |
B.在a、b、c中,都能产生ATP和[H] |
C.乙同化作用所需的原料,来自细胞内和细胞外 |
D.a中形成的C6H12O6直接进人b,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温和低温均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活 |
B.酶均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
C.降低反应活化能是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 |
D.大多数酶对底物没有严格的选择性 |
在其它条件适宜、底物浓度大大超过酶浓度的情况下,酶的浓度与酶作用底物的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符合图3中曲线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