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4.6g某化合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一定没有氧元素 |
| B.一定含有碳、氧两种元素,一定没有氢元素 |
| C.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 D.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
钠是一种银白色固体,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把钠投入水中,与水剧烈反应,熔化成闪亮小球在水面上游动,生成了氢氧化钠和氢气。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金属钠必须隔绝空气保存 |
| B.钠与水反应放热,使钠熔化,钠是熔点最低的金属 |
| C.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
| D.把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会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蓝色沉淀 |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方法 |
| A |
CO2 |
HCl |
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洗气 |
| B |
CaCl2溶液 |
稀盐酸 |
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后过滤 |
| C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适量的硝酸钙溶液后过滤 |
| D |
KNO3溶液 |
KCl |
加过量的AgNO3溶液后过滤 |
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加入50g水后变为10%,则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 A.5g | B.10g | C.20g | D.50g |
X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Y和Z,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Y、Z都是有机物 | B.X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3 |
| C.X可由淀粉转化得到 | D.Y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