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王安石《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中不但描绘了一个如画的意境,也从化学角度说明了( )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很小 D.分子之间有间隔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对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无色

B.

无味

C.

供给呼吸

D.

食品防腐

实验室某废液的溶质为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铝,取该废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液中可能含有三种溶质

B.

若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钾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渣可能是混合物

C.

若滤渣由三种金属组成,则滤液可能呈蓝色

D.

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冒出,则滤液中可能含有两种阳离子

某气体中可能含有CO 2、O 2、N 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该气体依次通过:①炽热的焦炭;②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③足量的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每一步均充分反应,最终得到的气体为纯净物。气体的分子数目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气体中一定含有N 2和CO 2,可能含有O 2

B.

b点气体中CO和N 2的分子数目比为2:1

C.

b点气体可能由三种分子构成

D.

该过程中发生了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利用气体压强的变化是完成实验的重要手段,各图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1红磷燃烧过程中弹簧夹未夹紧,则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B.

图2向试管中加入氧化钙后,石灰水中溶质质量减小,玻璃弯管左侧液面降低

C.

图3向广口瓶中滴入稀盐酸后,气球变大,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放热

D.

图4氢氧化钡溶液变浑浊,说明通入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发生了反应

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一定条件下,甲与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相关物质的分子模型如下表所示(其中: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氯原子)。

物质

分子模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体现了甲的氧化性

B.

上表中涉及两种含氧化合物

C.

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73:36

D.

该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