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中华民族汉语言文化的瑰宝,很多成语从化学的角度理解别有一番含义。通过化学课中对水资源的学习,成语“细水长流”可理解为( )
A.在家用细细的长流水洗衣服或刷牙 |
B.节约每一滴水,形成“细水长流”的水资源观 |
C.地球淡水储量丰富,可供人类永久使用 |
D.水龙头漏水可让其“细水长流”,方便使用 |
下列各组物质能在同一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OH、NaCl、HCl | B.H2SO4、KCl、FeCl3 |
C.BaCl2、KNO3、NaCl | D.AgNO3、ZnCl2、NaNO3 |
按下图中实验装置进行相关的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某气体的成分可能是含有H2、CO、N2、CH4中的一种或两种。该气体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将全部生成物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现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都有增加,则该气体的成分不可能是()
A.CO和N2 | B.H2和CO | C.N2和CH4 | D.CH4 |
白色点滴板(见下图)是带有孔穴的白色瓷板,可用于显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的微型化学反应。下列各组物质中不合适在白色点滴板中进行实验的是
A.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 B.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 |
C.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 | D.稀盐酸和锌粒 |
因果关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四个因果关系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B.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C.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所以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
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的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